《理解未來》科學講座AI for Science系列03期
時間:2023年2月10日(周五)19:30-21:00
題目:AI4Science 和 ChatGPT,生物醫藥的契機?
嘉賓:
謝曉亮,未來論壇理事、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
鄂維南,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數據研究院院長、北京科學智能研究院(AI for Science Institute, Beijing)院長
唐 建,加拿大魁北克省人工智能研究中心(Mila)副教授、加拿大高等研究院(CIFAR)人工智能講席教授
【嘉賓介紹】
謝曉亮,未來論壇理事、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
謝曉亮教授是改革開放后大陸學者獲得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和冠名講席教授的第一人,于2018年全職回到母校北京大學工作。謝曉亮是單分子生物物理化學的奠基人之一、相干拉曼散射顯微成像技術和單細胞基因組學的開拓者。其團隊發明的全基因組擴增技術,已使超過4000個患有單基因遺傳病的家庭成功避免了疾病的后代傳遞。在抗擊新冠疫情過程中,謝曉亮團隊成功研制出一種針對所有新冠病毒變種的廣譜中和抗體藥物,并已授權給相關藥企。謝曉亮享有多項榮譽,包括美國生物醫學最高獎之一“阿爾伯尼獎”、美國物理化學最高獎“Peter Debye獎”、美國生物物理最高獎“Founders獎”、求是杰出科學家獎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突出貢獻中關村獎。
鄂維南,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數據研究院院長、北京科學智能研究院(AI for Science Institute, Beijing)院長
主題分享1《AI for Science:一場正在發生的科技革命》
鄂教授1982年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1985年獲得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碩士學位,1989年獲得美國加州洛杉磯分校博士學位,1999年任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和應用數學及計算數學研究所教授,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2年入選美國數學學會會士,2014-2018年,就任北京大學元培學院院長,2015年出任北京大學數據研究院首任院長,2018年出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大數據學院首任院長,2022年出任北京科學智能研究院院長。鄂維南教授主要從事計算數學、應用數學、機器學習以及數學、物理、化學、材料科學等領域應用等方面的研究。
唐 建,加拿大魁北克省人工智能研究中心(Mila)副教授、加拿大高等研究院(AI for Science Institute, Beijing)人工智能講席教授
主題分享2《生命科學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搭建生命科學的“ChatGPT”》
唐建教授,2014年畢業與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并獲得博士學位,曾獲2014年機器學習頂級ACM MM最佳論文,2014到2016年任微軟亞洲研究院副研究員,2016年到2017年為密歇根大學和卡耐基梅隆大學聯合培養的博士后。唐建是圖表示學習領域代表性學者,他所提出的網絡表示學習方法LINE被廣泛應用,其他代表工作還包括 RotatE ,其研究領域包括幾何深度學習、圖表示學習、神經網絡、藥物發現及知識圖譜。
【活動介紹】
《理解未來》科學講座是未來論壇面向公眾開放的高質量公益科普講座,是聯結科學與公眾的橋梁與紐帶,是帶領公眾探尋世界前沿最新科技的“望遠鏡”。講座目前已成功舉辦70余場講座,超過140位科學家參與其中,包括:潘建偉、田剛、謝曉亮、Kip Thorne、陳列平、Phil Baran、李凱、薛其坤等。
2022-2023年,在科學面臨歷史性機遇,站在第四范式時代門檻的今天,《理解未來》關注和聚焦交叉前沿領域和科學熱點的系列話題,“AI+生命科學”作為該系列的首個主題,邀請最具洞察力和前瞻性的國內外科學家擔任主講及對話嘉賓,介紹最新科研突破,分享前沿科技信息,探討跨學科交叉領域的融合創新。
《理解未來》科學講座“AI for Science”系列課題由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謝曉亮牽頭策劃組織,03期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鄂維南,加拿大魁北克省人工智能研究中心(Mila)副教授、加拿大高等研究院(CIFAR)人工智能講席教授唐建,擔當主講嘉賓,一同探討“AI+生命科學”的潛力及未來發展新方向。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