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盟,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之红樱桃,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雨,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化學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學!化學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熱線:400-8383-509

Nat. Commun.:華東理工吳永真課題組在鈣鈦礦太陽電池界面材料領域新進展

來源:華東理工大學      2022-12-12
導讀:近日,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材料生物學與動態化學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吳永真教授和波茨坦大學Martin Stolterfoht博士團隊合作,通過功能化的碳硼烷材料作為界面層大幅降低了鈣鈦礦電池中鈣鈦礦/C60界面嚴重的非輻射復合問題,相關研究結果以”Overcoming C60-induced interfacial recombination in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by electron-transporting carborane” 為題發表于《自然·通訊》上。

反式結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由于其更好的穩定性,更易于放大和集成等特點,被認為是最有望實現商業化的新一代光伏電池。然而,反式鈣鈦礦電池中的鈣鈦礦/C60界面存在嚴重的非輻射復合損失,限制了其單節及疊層器件效率的提升,亟需更高效的界面層或電子傳輸層來突破該瓶頸。為了解決這些復合損失,該工作引入了具有球狀分子結構和三維芳香性的鄰碳硼烷作為界面材料。通過熒光量子產率及導電AFM等測試,證實了苯胺基修飾的鄰碳硼烷有效的鈍化了鈣鈦礦表面,同時消除了鈣鈦礦/C60界面的非輻射復合損失。該工作同時研究了碳硼烷作為電子傳輸材料的潛力,在阻擋空穴的同時提升界面電子傳輸。通過此種策略,該工作實現了超過了23%的光電轉換效率,以及低至110 mV的非輻射電壓損失。器件在400小時最大功率點追蹤下保持初始效率的97%。基于碳硼烷的界面層同時實現了鈍化,電子傳輸和空穴阻擋,為更高效和穩定的反式鈣鈦礦太陽電池提供了新的界面功能材料。

image.png

該論文第一作者是博士生葉方圓,通訊作者是吳永真教授和Martin Stolterfoht博士,工作得到了田禾院士和朱為宏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導。此外,華東理工大學王海豐教授及博士生吳佳蔚在理論計算方面提供了諸多幫助。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上海科技重大專項、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等項目資金的支持。

原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4203-x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