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檢查點阻斷(ICBs)已經顯示出治療多種癌癥的巨大潛力;然而,只有少數患者(小于15%)可以從ICBs療法中受益,其他患者的治療效果受到低免疫原性的“冷”腫瘤特性和T細胞浸潤的限制。腫瘤的免疫原性細胞死亡(ICD)已被證明是提高腫瘤細胞免疫原性的有效工具。從經歷ICD的腫瘤細胞中充分釋放損傷相關分子模式(DAMPs)對于提高免疫治療效率至關重要。除了腫瘤細胞的低免疫原性,被抵消的先天免疫系統也是ICBs治療效果差的原因。腫瘤中的抑制性免疫細胞,包括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s)和調節性T細胞(Tregs),總是會導致免疫治療失敗,因為它們限制了T細胞浸潤并耗盡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
針對此問題,該研究提出了一種改進的免疫療法,使用CaO2@CuS-MnO2@HA納米顆粒(CCMH)雙向增強ICD和重置TAM,CCMH包括修飾有透明質酸(HA)的CaO2納米顆粒和超小CuS-MnO2納米顆粒。腫瘤細胞攝取CCMH后,CaO2納米顆粒與H2O反應,在酸性腫瘤微環境中產生大量Ca2+和O2。此外,CuS發揮由近紅外-II (NIR-II)輻射(1064 nm)觸發的光動力治療(PDT)和光熱治療(PTT)效應。通過光療法不可逆地破壞線粒體功能促進Ca2+超載,并且通過增加O2和MnO2消除谷胱甘肽會增強PDT產生1O2。
通過PDT觸發的Ca2+超載和CaO2增強的PDT的ICD的雙向增強使DAMPs充分釋放。同時,逃逸的氧化損傷線粒體DNA也能使TAM向M1表型復位。當與抗程序性死亡配體1 (aPD-L1)介導的ICB結合時,CCMH為針對原發性和遠處腫瘤的免疫治療提供了有吸引力的選擇。
圖1. CCMH聯合NIR-II光療用于優化癌癥免疫治療示意圖。
全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207593
參考資料:http://portal.smu.edu.cn/yxy/info/1233/4402.htm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