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盟,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之红樱桃,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雨,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化學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學!化學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熱線:400-8383-509

Angew:鈦催化的羧酸衍生物徹底還原反應

來源:化學加原創      2022-10-03
導讀:對于過渡金屬均相催化而言,催化還原各類羧酸衍生物至它們對應的甲基化合物的反應非常罕見且極具挑戰性。近日,蘭州化物所吳立朋課題組報道了一種鈦催化的羰基化合物徹底還原反應。該體系官能團耐受性極好,適用于各類氧化態的衍生物,如醇、醛、酮、內酯和羧酸酯(>100例)。初步的機理研究表明,原位生成的Ti(III)-H物種對該反應的順利進行起到關鍵作用。

羧酸及其衍生物產量豐富,結構多樣,目前已經被Aggarwal、Baran等課題組證明是化學合成理想的起始原料。盡管最近取得了這些成就,但由于C=O鍵和C-O鍵在單步分解過程中存在明顯的能壘,因此,“徹底還原”仍然具有挑戰性。傳統上,該過程是在回流條件下使用過量的LiAlH4或通過包括還原-鹵化-還原在內的逐步轉化來實現的。另外,還有芐醇催化加氫脫氧制甲基的方法。對于均相催化反應,羧酸及其衍生物的部分還原為醛、醇或醚通常使用價格昂貴的過渡金屬配合物(Ir、Ru等)獲得。目前只有一種均相過渡金屬催化的羧酸酯徹底還原的報道,然而,該體系對羧酸完全無活性,對其它衍生物的適用性尚不清楚。事實上,涉及羧酸的均相過渡金屬催化反應極具挑戰性,主要是因為羧酸配體對金屬中心的過度配位會導致催化劑失活,且-COOH也會破壞活性金屬氫物種。因此,目前還沒有關于徹底還原羧酸的均相過渡金屬催化劑的報道。此外,適用于各種羧酸衍生物的廉價過渡金屬催化體系也是未知的,又鑒于甲基對生物活性的重要影響,目前迫切需要開發一種通用的催化體系,將羧酸及其衍生物還原為含甲基化合物。

圖片1.png

圖1. 研究背景(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

鈦是地球上第二豐富的過渡金屬,其配合物傳統上被用作有機合成中化學計量的有機金屬試劑。另一方面,與其它過渡金屬相比,鈦的催化應用相對較少。在催化還原反應中使用鈦的例子有限。從過往的工作來看都需要使用nBuLi、EtMgBr(低溫)或NaBH4進行催化劑活化。除此之外,鈦并不是還原反應的首選金屬,特別是涉及氧的反應。因為鈦的高親氧性使得Ti-O鍵(BDE = 662 kJ/mol)的斷裂和鈦活性組分的再生變得困難。在此,以NH3?BH3作為還原劑,作者首次實現了鈦催化下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徹底還原。Ti(IV)-Cl和NH3?BH3在原位生成的Ti(III)-H活性組分被認為是關鍵步驟。此外,作者可以將該反應擴展到其它含氧化合物,包括醇、醛、酮、內酯和羧酸鹽,使得該體系成為第一個通用的均相過渡金屬催化徹底還原體系。

隨后,作者以苯甲酸甲酯(1a)為起始原料、NH3?BH3為還原劑,優化了鈦催化的還原反應。最后發現,在甲基叔丁基醚(MTBE)中,Cp2TiCl2 (10 mol%)、MeOLi(1當量)和NH3?BH3(5當量)的存在下,在120 ℃下加熱1a,能以97%的收率得到甲苯(2a)。催化劑、堿、溶劑的選擇都會對最后的結果產生影響。

圖片2.png

圖2. 條件篩選(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

隨后,作者對底物范圍進行了拓展。首先,作者研究了底物對各種酯基的適用性,發現該反應對-Me,-Et,-Bn,-tBu和-Ph同樣有效(1a-1e, 78%-97%的收率)。含有雜原子的取代基或環,如-SMe,-OPh,-NMe2,-Cl等也都是耐受的。改變取代基在苯環上的位置對結果(1j1q1r)沒有明顯的影響。令人驚喜的是,可能被NH3?BH3還原的雜環沒有受到影響,如苯并呋喃、苯并噻吩、噻吩和吲哚(1ab-1ae)。對于復雜的生物分子來說,該反應也同樣適用。

圖片3.png

圖3. 底物拓展1(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

生物質中一個特別豐富的部分是羥基。目前,催化去除羥基的方式正在逐步發展,并將在生物質轉化為燃料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作者利用該策略進行醇的脫氧還原。他們發現帶有電中性和富電子芳烴的醇的反應效果非常好。二、三級醇也可以很好的完成反應。

醛是合成界的基本化學物質,因為它們無處不在且用途廣泛。作者進一步探索了該反應體系對醛類徹底還原的適用性。除了電中性和富電子的取代基-含雜環原子的官能團外,鹵化物、位置不同的取代基、多取代芳烴、苯并二唑、萘環和雜環都可以兼容。進一步應用于其它羧酸衍生物時發現,如酮、酸酐、內酯、以及酯也均可以得到很好的結果。

圖片4.png

圖4. 底物拓展2(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

最后,作者將注意力轉移到最有挑戰性的羧酸上,因為此前并不存在以徹底還原羧酸而聞名的均相過渡金屬體系。令人欣喜的是,該體系能夠催化一系列羧酸生成其對應的甲基化合物,并具有廣泛的官能團兼容范圍。電性和取代基位置不同的羧酸都能得到相應的產物。對于烷基酯、酸和醛,即使不能得到徹底還原產物,也能以高收率(71-99%)得到相應的醇。

圖片5.png

圖5. 底物拓展3(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

接著,為了明確反應進行時可能經過的途徑,作者進行了一系列機理驗證實驗。在標準反應條件下使用芐甲基醚只產生了微量的2a,排除了醚作為中間體的可能。而醛和醇很容易轉化為最終產品,所以醛和醇很可能是酯和酸的中間產物。反應完成之前停止時,可以監測到醇的存在,卻不能檢測到醛。但是可以通過在羧酸的反應中加入四氫吡咯來捕獲醛生成相應的胺,從而證明醛是該反應的關鍵中間體。然后,作者考察了催化物種的具體形式,通過11B NMR和電子順磁共振(EPR)等一系列數據表征證明了Ti(III)物種的存在。最后,作者利用同位素示蹤實驗證明了徹底還原后甲基中的氫來自于還原劑。

圖片6.png

圖6. 機理驗證實驗(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

根據上述結論,作者提出以下反應機理。首先,Cp2TiCl2與MeOLi、NH3?BH3連續反應生成Ti-H物種A,同時伴隨生成B(OMe)3;緊接著,C=O插入Ti-H鍵生成中間產物B,β-O消除后生成Ti-OMe物種C和醛作為中間產物。然后通過Ti-H物種對醛進行連續的還原生成最終產物。最后, Ti-O與NH3?BH3反應生成Ti-H活性物種。另外,通過NH3?BH3的氫轉移形成Cp2TiH2也可能是一個次要途徑,它可以催化還原反應或通過分子間H2的消除轉化為Cp2TiH。

圖片7.png

圖7. 反應機理(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


總結

吳立朋課題組開發了一種前所未有、普適性強的鈦催化徹底還原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方法,與傳統的多步反應相比得到了大大簡化。該反應適用范圍極廣,在醇、醛、酮、酸酐、內酯和羧酸酯中都能得到很好的應用(>100例)。初步的機理研究表明,Ti(IV)-Cl在原位生成的Ti(III)-H在反應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