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J. Phys. Chem. Lett.:鄧偉僑教授團隊發表“液態陽光-甲酸”觀點文章
來源:山東大學 2022-09-20
導讀:近日,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分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鄧偉僑教授團隊應邀在國際權威期刊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發表題為“液態陽光:甲酸”(Liquid Sunshine: Formic Acid)的觀點文章,該文章被選為當期雜志封面(Supplementary Journal Cover)。山東大學為該論文第一完成單位和通訊單位,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2021級博士研究生翟盛良和2019級博士研究生姜淑超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鄧偉僑教授和任國慶助理研究員為該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隨著全球化石能源的過度開采和使用,以及日益突出的環境問題,開發清潔可再生能源備受關注。太陽能被認為是最具吸引力的清潔可再生能源之一。如何將太陽能高效轉化、儲存并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和挑戰。鄧偉僑教授團隊在常溫常壓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酸的研究工作基礎上(Cell Rep. Phys. Sci.2022,3(1), 100705),提出“液態陽光:甲酸”路線作為“液態陽光”路線的又一有效補充。該路線利用太陽能分解水產生的氫氣與二氧化碳反應轉化為甲酸。甲酸可視作液態儲氫載體,需要時可通過甲酸脫氫反應釋放氫氣。“液態陽光:甲酸”路線中甲酸合成和甲酸脫氫反應均可以在常溫常壓下進行,除消耗太陽能外,不需要額外能源輸入,因而在短距離氫氣儲存運輸中表現出重要的應用潛力。本文重點總結了溫和條件下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酸(鹽)以及甲酸脫氫反應的近期研究進展,討論了“液態陽光:甲酸”路線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并對“液態陽光:甲酸”的未來機遇和挑戰進行了展望。上述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NO: 2017YFA02048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 21525315)、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NO: ZR2020QB056),山東大學青年學者未來計劃(62460082164128)、山東大學基礎研究基金(NO: 2019GN021,2019GN111,2019HW016)的支持。原文鏈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pclett.2c02149
參考資料:https://www.view.sdu.edu.cn/info/1021/169296.htm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