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ichondrins作為一類有效的抗腫瘤天然產物,自被發現起就引起了學術界和制藥行業的極大關注。通過Kishi課題組與衛材藥業公司的開發,Halichondrins B的結構類似物Eribulin已成功得到了商業化應用,其臨床使用的甲磺酸鹽以商品名Halaven銷售,被用于治療轉移性乳腺癌和脂肪肉瘤(圖1)。
圖1. Halichondrin B (1), Norhalichondrin B (2), Eribulin (3)以及大環內酰胺類似物4的分子結構(圖片來源:PNAS)
圖2A為衛材藥業開發的用于Eribulin和Halichondrins B類似物合成的兩種策略。相關藥理學和構效關系研究表明,Eribulin的片段A'和Halichondrins B的片段ABCDEFG是這類分子具有活性的關鍵片段,其結構修飾可用于改善分子的生物學和藥理學特性。因此,從藥物化學的角度來看,片段A'的后期引入可以提高相關類似物的合成效率。基于此,作者嘗試開發后期引入A'片段的通用合成方法,用于Eribulin的全碳大環結構和其他Halichondrins B的大環內酯和大環內酰胺類似物的合成,為該領域下一代抗癌先導化合物的發現和優化提供可能(圖2B)。
圖2. Eribulin及其類似物的合成模式(圖片來源:PNAS)
作者首先進行了逆合成分析(圖3):對于第一步開鏈,中間體6可通過必要的官能團轉化及關環反應得到3和5。6通過Nozaki-Hiyama-Kishi偶聯和環醚化斷開其環H可逆推至片段A' (7a或7b)和片段IJKLMN (8)。
圖3. Eribulin (3)及類似物 (5)的逆合成分析(圖片來源:PNAS)
1)片段MN (17) 和片段IJKLMN (8)的優化合成。
關于片段MN (17) 和片段IJKLMN (8)的合成,作者主要是在此前報道的方法基礎上進行改進(圖4)。首先利用此前的策略,使用砌塊9和10快速合成化合物11,作為此片段合成的開始。采用鎳催化的還原環化代替此前報道的錫介導自由基環化,能以更高收率得到雙環骨架化合物13。13在C8處的優異非對映選擇性(>15:1)表明該鎳催化的還原環化是通過優勢的椅式過渡態12a進行。用 Dess-Martin試劑氧化烯丙醇化合物13 生成烯酮14,使用O3氧化其雙鍵再與NaBH4反應能立體選擇性合成二醇15。15經脫保護和對二醇結構的保護,一鍋法得到化合物16。最后使用Dess-Martin試劑氧化伯醇化合物16,得到目標片段 MN (17)。此8步反應的策略以14%的總收率由原料10合成出片段MN (17),相比于此前作者報道的9步反應(總收率6.3%)有顯著進步。
圖4. 片段MN (17)的優化合成(圖片來源:PNAS)
隨后,作者繼續優化二醇化合物19的芐基脫保護反應條件(圖5)。經過條件篩選發現,化合物19 (C12位非對映異構體比例(dr)為2:1)、DDQ和BHT 的混合物在紫外光 (λ = 390 nm) 照射下,使用連續流動體系,能實現芐基保護基的高效脫除,以70%的產率生成相應的三醇中間體20 (C12位差向異構體的混合物)。最后在p-TsOH·H2O的作用下得到籠狀化合物 21。未反應的C12-epi-20可用NaOMe處理,通過差向異構化分離回收得到20 (2.2:1 dr)。最后, 使用此前報道的方法(MsCl, Et3N)可成功由21制備所需的磺酸酯化合物8 (片段 IJKLMN)。
圖5. 片段IJKLMN (8)的優化合成(圖片來源:PNAS)
2)片段A' (33)的合成路線及Eribulin (3)的合成研究。
作者研究了Eribulin的另一主要砌塊片段A' (33)的合成路線(圖6)。該片段的合成由易獲得的結構單元α-羥基酯22和羥基炔23出發。化合物22和23 在Co2(CO8)催化下發生Nicholas反應,再依次用BF3·Et2O和(NH4)2Ce(NO3)6處理得到非對映異構體醚24a(產率31%)和24b(產率46%)。24b在Lindlar催化劑催化下加氫再與DIBAL-H反應得到環化前體25。25用鹽酸羥胺處理,再被NaOCl氧化得到腈氧化物,其自發的1, 3-偶極環加成反應生成異噁唑啉26。隨后在Mo(CO)6作用下發生還原N-O鍵斷裂,得到化合物27,進一步使用Me4NBH(OAc)3進行立體選擇性還原得到二醇28。隨后依次進行伯醇的選擇性苯硫基化、仲醇的甲基化和硫醚的氧化最終得到砜30。進一步的保護基更換和Sharpless不對稱二羥基化可以70%的產率得到化合物32,其最終發生羥基選擇性氧化得到化合物33,完成片段A'的構建。
圖6. Eribulin 片段A′ (33) 的首次合成(圖片來源:PNAS)
隨著片段A' (33)和 IJKLMN (8)的成功合成,作者又研究了它們之間的偶聯反應及進一步用于Eribulin (3)的合成(圖7)。片段33和8之間可通過NiCl2/CrCl2作用下發生Nozaki-Hiyama-Kishi反應以47%的收率得到化合物34,隨后在DBU作用下發生環醚化,得到化合物35。然而,作者嘗試了各種堿性條件下誘導化合物35的大環化,如LDA、NaHMDS、KHMDS和t-BuOK,均未能得到目標產物Eribulin的前體化合物36。
圖7. Eribulin (3)的合成嘗試(圖片來源:PNAS)
3)從砌塊分子28和片段IJKLMN出發實現Eribulin (3)的合成。
由于未能通過片段A' (33)和IJKLMN (8)完成Eribulin前體化合物的合成,作者重新設計了一種片段A的改進型化合物A'' (38),希望通過碘醛底物44的合成,再進一步誘導分子內 C-C 鍵形成,完成Eribulin大環結構的構建(圖8)。首先對化合物28依次進行伯醇選擇性保護、仲醇甲基化、非對映選擇性二羥基化和二醇結構的保護,以四步45%的總收率獲得化合物37。使用TBAF脫保護再用DMP氧化伯醇,得到目標化合物A'' (38)。將片段A'' (38)與片段IJKLMN (8)進行Nozaki-Hiyama-Kishi偶聯,再用DBU處理進行環醚化得到合成Eribulin的重要前體化合物40,兩步總產率56%。
圖8. 從砌塊分子28和片段IJKLMN (8)出發實現Eribulin (3)的合成。(圖片來源:PNAS)
構建Eribulin全碳大環的最后一步C-C鍵形成是極具挑戰性的工作。此前,Kishi等人了采用分子內Nozaki-Hiyama-Kishi反應(碘代烯烴/炔烴-醛偶聯)、閉環復分解和Horner-Wadsworth-Emmons烯基化反應用于構筑該大環。K. C. Nicolaou教授課題組首先將化合物41轉化為各種潛在的重要前體(42、44 和45),用于后續轉化。然而,使用 SmI2誘導化合物42的醛-酯大環化無法形成C-C鍵。隨后作者將碘-醛化合物44轉化為TBS保護的氰基醇化合物45,嘗試以此為前體在堿性條件下發生烷基碘的取代反應,從而構筑C-C鍵。但在篩選了LDA、LiHMDS和DBU等強堿后均未能生成大環46。因此作者嘗試直接使用碘-醛化合物44作為前體進行C-C偶聯,開發全新的使用烷基鹵代物直接與醛偶聯的新方法。通過仔細優化反應條件,最終發現使用CoPc/CrCl2試劑組合,KI為添加劑能以最優67%的產率獲得關環產物47(圖9)。
圖9. 化合物44的大環化反應條件篩選(圖片來源:PNAS)
完成最具挑戰性的大環構建之后,只需要三步反應即可完成Eribulin的全合成(圖8)。首先使用Dess-Martin試劑氧化化合物47上的醇羥基,再對二醇結構進行脫保護得到化合物48。最后二醇48通過選擇性磺酰化再進行胺化能以67%的收率成功得到Eribulin。
4)Halichondrin B 類似物大環內酰胺4的合成.
為擴大該合成策略的應用,作者進一步將其用于Halichondrin B類似物大環內酰胺化合物4的合成(圖10)。首先,三環酮化合物49被立體選擇性還原得到非對映異構體50a和50b,其可通過色譜進行分離。醇50b依次進行磺酰化和親核取代疊氮化得到構型反轉的疊氮化合物51。進一步還原為胺并用Boc基團保護得到化合物52,隨后脫去醇上的硅保護基并用DMP氧化得到醛53(片段EFG)。對片段EFG(53)和片段IJKLMN(8)進行鎳催化Nozaki-Hiyama-Kishi偶聯,得到產物54,產率72%。54在DBU處理條件下得到優勢構型環醚產物55,再用TBSOTf進行保護基替換得到化合物56。最后發生脫保護和水解游離出羧基和氨基,并在EDCl和HOAt作用下以73%的收率獲得目標大環內酰胺產物4。
圖式10. Halichondrin B 類似物大環內酰胺4的合成(圖片來源:PNAS)
總結 K. C. Nicolaou教授課題組開發了一種通用合成策略,用于Eribulin(3)和Halichondrin B類似物大環內酰胺化合物4的全合成。相對于此前的所報道的方法,作者逆向構建環醚結構單元(即先形成C-O 鍵,再形成 C-C 鍵),為Halichondrin類化合物大環醚結構片段的合成提供新思路。同時作者發展了全新的烷基碘化物與醛C-C鍵偶聯構建大環的策略,具有重要的應用潛力。另外,片段A'或A''的后期引入策略可實現Eribulin和Halichondrin類分子的靈活合成,將更有利于這類化合物藥理學性質和構效關系的研究。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