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盟,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之红樱桃,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雨,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化學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學!化學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熱線:400-8383-509

Angew:復雜單萜吲哚生物堿 (+)-Alstonlarsine A的不對稱全合成

來源:化學加原創      2022-08-19
導讀:近日,塞爾維亞的貝爾格萊德大學Zorana Ferjancic與Filip Bihelovic團隊報道了(+)-alstonlarsine A(1)的對映選擇性全合成,這是一種具有獨特五環骨架和罕見生物活性的單萜吲哚生物堿。其中,反應的關鍵步驟是一種有效的多米諾串聯過程,涉及原位形成烯胺衍生物以及逆電子需求(inverse-electron-demand)的分子內去芳構化Diels-Alder環加成反應,可在一步反應中構建9-氮雜三環[4.3.1.0]癸烷(9-azatricyclo[4.3.1.0]decane)骨架。同時,通過吲哚衍生物C(2)-H鍵的官能團化以及分子內Horner-Wadsworth-Emmons反應,可獲得多米諾串聯反應中的關鍵中間體。此外,該過程是構建吲哚并六-八元環的稠合三環骨架的一種通用的新策略。

圖片1.png

(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

Drak2(DAP激酶相關的凋亡誘導蛋白激酶2)是一種參與調節不適當T細胞活化的信號分子。它的抑制作用可促進小鼠對自身免疫的抵抗力,同時不會削弱它們對病毒和細菌感染的免疫反應。由于Drak2在腫瘤發生中沒有作用,它可能是一種選擇性和有前途的藥物靶點,可對抗自身免疫性疾病,且不會增加病毒/細菌感染或腫瘤發展的風險。然而,小分子Drak2抑制劑仍非常稀缺。2019年,化學家們從Alstonia Scholaris中分離出一種新型單萜吲哚生物堿alstonlarsine A(1),并在微摩爾范圍內具有Drak2抑制活性(Figure 1)。其中,alstonlarsine A(1)具有9-氮雜三環[4.3.1.0]癸烷骨架以及五個手性中心(其中兩個是季碳手性中心)。近日,貝爾格萊德大學Zorana Ferjancic與Filip Bihelovic團隊報道了(+)-alstonlarsine A(1)的對映選擇性全合成。

圖片2.png

(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

首先,作者對(+)-alstonlarsine A(1)進行了逆合成分析(Scheme 1)。(+)-alstonlarsine A(1)可通過烯胺衍生物2經分子內的Diels-Alder環加成反應生成。同時,三環仲胺3與乙醛的縮合可原位生成烯胺衍生物2,從而引發分子內反電子需求(inverse-electron-demand)的去芳構化Diels-Alder環加成反應。作者認為,通過多米諾串聯反應可一步構建(+)-alstonlarsine A(1)中的兩個新環、一個C-N鍵、兩個C-C鍵和三個新的手性中心。三環仲胺3中的環庚烯單元,可通過吲哚衍生物5的C(2)-H鍵官能團化以及隨后分子內 Horner-Wadsworth-Emmons(HWE)反應合成。具有季碳手性中心的吲哚衍生物5,可通過光學純的β-高色氨酸(β-homotryptophan)衍生物6經非對映選擇性烷基化/aldol加成反應獲得。

圖片3.png

(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

根據β-氨基酸衍生物進行非對映選擇性α-烷基化的相關研究,作者認為N-Tosyl-β-高色氨酸甲酯(6-Ts)是α-烷基化/aldol加成串聯過程的有效底物。雖然,6-Ts可在茍刻條件下(LDA、HMPA、MeI)順利進行α-甲基化反應,但隨后6-Me-Ts與乙醛進行aldol反應時,反應失敗(Scheme 2, part A)。經過大量的研究后發現,此類反應需使用一些不易進行β-消除且空間要求較低的底物,如高色氨酸β-內酰胺衍生物7(Scheme 2, part B)。底物7可在較溫和的條件下順利進行甲基化反應,以幾乎定量的收率獲得甲基化中間體8。中間體8可與乙醛進行aldol反應,生成具有季碳手性中心的中間體9,且具有出色的非對映選擇性。隨后,中間體9中的羥基保護以及N-保護基的交換后,可獲得克級中間體11

圖片4.png

(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

接下來,作者開始對吲哚環的官能團化反應進行了研究(Scheme 3)。作者認為,在吲哚衍生物C-2位引入膦酰基乙酸酯(phosphonoacetate)單元,再通過分子內Horner-Wadsworth-Emmons反應,可實現七元環的構建。鑒于從重氮丙二酸二甲酯衍生的銅-卡賓類化合物形式插入C-H鍵的相關報道,作者認為重氮膦酰基乙酸酯應可進行相似的轉化。研究表明,Cu(acac)2催化3-取代吲哚12與重氮膦酰基乙酸酯13反應時,可獲得預期的C-2官能團化化合物14。同時,作者發現,(1)游離吲哚氮底物比N-烷基化底物反應更快,并以良好的收率形成相應的產物(14a14d14f14g);(2)缺電子的N-Boc吲哚衍生物未發生反應;(3)吲哚環的C-3位含有空間位阻較大的取代基,可防止C(2)-H鍵的插入,僅獲得N-H鍵插入的化合物15c。此外,在對分子內Horner-Wadsworth-Emmons反應研究后發現,在LiBr/Et3N條件下,14d-14g衍生的醛,均可順利進行環化反應,從而有效地構建了六-八環中間體16d-16g。值得注意的是,該策略是首次將HWE反應用于環庚烯并[b]吲哚骨架的構建。

圖片5.png

(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

因此,吲哚衍生物11在銅-卡賓插入條件下,可區域選擇性獲得膦酸酯中間體17(4.5 g,83%的收率)。中間體17中的β-內酰胺單元經還原斷裂可生成一級醇中間體18,經IBX氧化,可獲得醛中間體19。中間體19經分子內 Horner-Wadsworth-Emmons反應,可獲得關鍵的三環中間體20(大于2 g)。中間體20中經吲哚單元N-H鍵的保護以及N-甲基化后,可獲得中間體21

圖片6.png

(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

在酸性條件下,中間體21中的兩個Boc基團脫保護后,可獲得胺中間體22,從而為關鍵的多米諾串聯反應奠定了基礎(Scheme 5)。中間體22與乙醛反應,可原位生成烯胺中間體23。中間體23可順利進行(形式)分子內去芳構化Diels-Alder環加成,獲得五環中間體24。值得注意的是,通過該多米諾串聯反應,可在一步過程中實現一個C-N鍵、兩個C-C鍵、三個手性中心以及五環骨架的兩個環的構建。最后,通過大量條件的優化后發現,中間體24使用LiAlH4還原時,在NaH存在下,可選擇性去除乙酸酯基團,獲得一級醇中間體25。中間體25在Corey-Kim條件下進行氧化,從而完成了(+)-alstonlarsine A(1)的不對稱全合成。合成產物(160 mg)的所有譜圖數據與分離的(+)-alstonlarsine A(1)的譜圖數據一致。

圖片7.png

(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

總結:

貝爾格萊德大學Zorana Ferjancic與Filip Bihelovic團隊報道了(+)-alstonlarsine A(1)的對映選擇性全合成,涉及關鍵的多米諾串聯過程(原位形成烯胺/Diels-Alder反應),可在一步過程中實現一個C-N鍵、兩個C-C鍵、三個手性中心以及五環骨架的兩個環的構建。此外,通過將吲哚衍生物C(2)-H鍵的官能團化與分子內Horner-Wadsworth-Emmons反應相結合,從而實現了環庚烯并[b]吲哚骨架的構建,并可用于其它吲哚并六-八元環的稠合三環骨架的構建。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