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自1928年弗萊明(Fleming)發現青霉素以來,β-內酰胺骨架廣泛存在于各類抗生素中。經典的β-內酰胺抗生素通常由雙環組成,但單環β-內酰胺衍生物(稱為monobactams)也表現出一定的生物學活性(Scheme 1A)。在合成β-內酰胺的方法中,酰胺β-C(sp3)-H鍵的內酰胺化反應是一種合成β-內酰胺的有效方法,其中使用廉價的脂肪族羧酸(Scheme 1B)。2013年,史炳鋒課題組報道了脂肪族酰胺β-內酰胺化反應的第一個例子,其中使用雙齒2-(吡啶基)異丙基(PIP)胺作為導向基團(DG)。隨后,化學家們主要集中于各種DGS的設計以及第一排過渡金屬催化劑的開發,涉及采用喹啉(吡啶)基-酰胺基的雙齒DGS,以促進環金屬化和隨后的C-N還原消除過程。最近,有文獻報道關于配體促進β-內酰胺化反應的策略,其中使用雙齒DGs,但反應需使用銀鹽和茍刻條件(微波輻照或高達160 oC)。過去的二十年來,Pd(II)/Pd(IV)-催化碳-碳和碳-雜鍵的形成策略急劇發展。與Pd(II)-催化領域相比,Pd(IV)最多可與六個配體配位,從而使反應更為多樣化。2020年,余金權課題組報道了首例游離羧酸β-C(sp3)-H鍵的內酰胺化反應,其中使用TBHP作為氧化劑和β-氨基酸作為配體,從而合成一系列高張力的β-內酰胺衍生物(Nature 2020, 577, 656.)。2021年,余金權課題組開發了2-羥基吡啶配體促進Pd(II)-催化氨基酸衍生天然酰胺γ-C(sp3)-H鍵的內酰胺化反應,其中使用TBHP作為終端氧化劑,但該配體對β-C-H鍵的內酰胺化卻沒有反應性(J. Am. Chem. Soc. 2021, 143, 21657.)。近日,余金權課題組報道了一種基于磺酰基保護基團(Ts、Mbs、Ns、Cs、SES和Ms)的脂肪族酰胺β-C(sp3)-H鍵的內酰胺化反應。其中,使用單保護的氨基乙硫醚配體對于反應至關重要(Scheme 1C)。與其它C-H鍵的活化策略相比,該策略具有反應條件溫和、易于擴展、出色的選擇性以及使用實用的氧化劑和保護基團等特點。通過后期衍生化實驗,可獲得一系列生物學上具有價值的化合物,如β-氨基酸,γ-氨基醇和氮雜環丁烷。

(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首先,作者以N-Ts保護的脂肪族酰胺1a作為模型底物,進行了相關β-C(sp3)-H鍵內酰胺化反應的配體篩選(Table 1)。當以Pd(CH3CN)2Cl2作為催化劑,L16作為配體,Cs2CO3作為堿,TBHP作為氧化劑,在TFE(2,2,2-三氟乙醇)溶劑中60 oC下反應12 h,可以75%的收率得到β-內酰胺產物2a。

(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在獲得上述最佳反應條件后,作者對底物范圍進行了擴展(Table 2)。首先,當底物1中的保護基團從Ts改為Mbs、4-Ns、4-Cs、SES、Ms時,均可順利反應,獲得相應的β-內酰胺產物2b-2f,收率為52-72%。其次,含有α-偕-二甲基以及各種脂肪族鏈的脂肪族酰胺,均與體系兼容,獲得相應的β-內酰胺產物2g-2y,收率為40-91%。其中,含有苯基(2j-2o,2u和2v)取代的底物也與TBHP體系兼容,雖然可能存在潛在反應性的芳基或芐基C-H鍵。同時,衍生自吉非貝齊(gemfibrozil,一種降血脂的口服藥物)的脂肪族酰胺1q,可以77%的收率獲得相應的β-內酰胺產物2q。此外,通過該策略還可合成螺旋β-內酰胺產物2z,收率為52%。對于反應性較低的底物,可回收大多數起始原料。副產物包括開環的氨基酯或氧化產物,類似于使用配體L10觀察到的結果。使用略有不同的反應條件,帶有α-氫的底物可獲得β-氨基酯產物(如2ae’)。位阻較少的β-內酰胺很容易與醇進行開環。在該條件下,底物1al中的亞甲基C-H鍵沒有反應性。

(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與其它C-H鍵活化策略相比,該策略具有多個關鍵的優勢:(1)使用廉價的TBHP作為唯一的氧化劑;(2)反應對空氣和水分不敏感;(3)反應擴展性高。同時,考慮到一級C-H鍵的還原消除,該策略作為一種互補的方法,可用于合成β-無取代的β-內酰胺化合物,這是使用DGs在β-內酰胺化反應中通常無法實現的。緊接著,作者對反應的實用性進行了研究(Scheme 2)。首先,2a經NaOMe促進的開環反應,可以95%的收率獲得β-氨基酯化合物3a。2a經LAH促進的還原反應,可以97%的收率獲得γ-氨基醇化合物3b。3b可進一步經Mitsunobu反應,可以79%的收率獲得氮雜環丁烷化合物3c。其次,在THF中使用TBAF對2e進行脫保護,可以40%的收率獲得化合物3d。

(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總結:美國Scripps研究所余金權課題組報道了一種MPathio配體與鈀(II)催化劑促進的脂肪族酰胺的β-內酰胺化反應。其中,使用TBHP作為唯一的氧化劑以及使用基于磺酰基作為保護基團。此外,合成的β-內酰胺產物可進一步衍生化為一系列具有價值的化合物,如β-氨基酸、γ-氨基醇和氮雜環丁烷。
文獻詳情:
Zhe Zhuang,Shuang Liu,Jin-Tang Cheng,Kap-Sun Yeung,Jennifer X. Qiao,Nicholas A. Meanwell,Jin-Quan Yu. Ligand-Enabled β-C(sp3)?H Lactamization of Tosyl-Protected Aliphatic Amides Using a Practical Oxidant. Angew. Chem. Int. Ed. 2022. https://doi/10.1002/anie.2022073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