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將至!饕餮大餐,合家歡聚,正是貼點秋膘好過冬的節奏。然而在此小編也要溫馨提示各位早已按捺不住內心歡愉的小伙伴:天高氣爽正涼秋,飲食安全記心頭!
民以食為天,平時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注意飲食安全?傳說中可怕的“隔夜菜”到底是不是牛鬼蛇神?讓浙大的實驗室告訴你答案!
出鍋后半小時,炒青菜、韭菜炒蛋、紅燒肉這三個菜的檢測結果是,亞硝酸鹽含量都沒有超過我國《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的最高限值。但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比韭菜炒蛋和炒青菜要高。
對此實驗人員說,肉類菜肴一般比蔬菜類加入更多的調味料,調味料中本身就含有硝酸鹽,這些硝酸鹽被微生物轉化為亞硝酸鹽,就導致了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較高。
放置6小時
實驗人員打開冰箱,把貼有“6小時”標簽的炒青菜、韭菜炒蛋、紅燒肉和紅燒鯽魚取出來,然后放進微波爐,用中低火加熱1分鐘,拿出微波爐后,這些菜肴看起來仍然很新鮮。
實驗人員對這些菜肴的亞硝酸鹽含量進行了測定,結果發現,6小時后剩菜中亞硝酸鹽含量都有所增加,炒青菜增加了16%,韭菜炒蛋增加了6%,紅燒肉增加了70%,其中,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已超過了國家《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中“肉類3mg/kg”的限量標準。
放置18小時
18小時后,實驗人員又從冰箱中拿出貼有“18小時”標簽的4個菜,用微波爐加熱后作檢測。檢測結果發現,炒青菜中亞硝酸鹽含量增幅非常大,比6小時增加了443%,紅燒鯽魚增加54%,韭菜炒蛋增加47%,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變化不大。
從這實驗看出,隔夜菜放到第二天中午,炒青菜、紅燒肉、紅燒鯽魚亞硝酸鹽含量都超過了國家標準。
放置24小時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