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制造工業的迅速崛起,環境污染日益加劇,全球淡水資源緊缺愈發成為影響21世紀社會進步和人口增長的重要因素。雖然地球表面約71%被水所覆蓋,但這些水中海水占據96.5%,淡水資源寥寥無幾。因此,從海水中獲取淡水資源成為緩解淡水危機最具前景的方式之一。相較于反滲透、電滲析等其他海水淡化方式,電容去離子技術擁有能源高效利用、環境友好和操作簡便等優勢,被認為是未來實現“雙碳”目標的有效海水淡化候選技術之一。
近年來,流動電極電容去離子技術 (Flow electrode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FCDI) 因具有偽無限吸附能力和較快的鹽離子吸附速率,被證明可以處理高鹽度鹽水甚至海水(35g/L),受到研究者的廣泛關注。然而,實驗室用FCDI裝置普遍存在串流漏液情況,影響實驗穩定性和裝置脫鹽性能,給實驗性能驗證和實驗進度帶來嚴重干擾。此外,傳統的蛇形流道不利于碳漿料流動,導致其在急速拐角處流速較慢,直線處流速較快,這種流速不均勻的行為嚴重削弱了FCDI裝置的脫鹽性能。因此,在優化FCDI裝置改進串流漏液問題的基礎上,對碳漿料流道的進一步設計顯得尤為重要。
固體所研究人員提出一種新型FCDI裝置,成功解決了串流漏液問題。新型FCDI裝置采用包裹式結構,代替傳統裝置的堆疊組裝形式,從根本上解決了漏液的風險。同時,新型FCDI裝置采用鹽水側進側出方式代替原有的流穿組件式,解決了串流的問題(圖1)。基于此,實驗人員對流道進行了優化設計,提出利用阿基米德螺旋模型減小拐角處與直線處的流速差異,提升裝置的脫鹽性能。CFD模擬計算和實驗結果顯示,阿基米德螺旋流道使得碳漿料的流速更加均勻,脫鹽性能顯著提升(圖2)。新型FCDI裝置在3.5g/L鹽水的脫鹽測試中表現出優異的脫鹽性能,脫鹽率達到99.88%,且具有實際應用性。該工作成功提升了FCDI裝置的穩定性和脫鹽性能,對后續流動電極電容去離子裝置的發展和工業化推進具有重要意義。
上述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國家重大研發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基金項目和安徽省重點研發計劃的支持。
文章鏈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engg.1c00445
圖1. (a) 傳統FCDI裝置與 (b) 新型FCDI裝置裝配圖。
圖2. (a) 螺旋流道示意圖; (b) 螺旋流道流場分布圖; (c) 螺旋流道低流速區域圖; (d) 蛇形流道示意圖; (e) 蛇形流道流場分布圖; (f) 蛇形流道低流速區域圖。
參考資料:http://www.hf.cas.cn/xwzx/jqyw/202206/t20220614_6460795.html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