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南京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1997-2006年在中山大學、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和蒂賓根大學、瑞士巴塞爾大學和加拿大女王大學做博士后和洪堡學者。2006 年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導;2008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7年獲得“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020年獲得北京師范大學“四有好老師”金質獎章。
主要從事非病毒基因載體研究,設計合成了一系列含有可見-近紅外發光的單光子、雙光子熒光單元新型多功能有機分子,對于質粒DNA,多種RNA具有優異的凝聚遞送效果,并且生物相容性性好,轉染效率超過商業化試劑幾十倍的性能。 在仿生超分子化學研究方面設計合成具有超高效重要離子、生物分子分離的超分子體系及功能研究,包括剛性大環的設計合成與組裝及其離子通道,分子拉鏈誘導肽鏈組裝及與蛋白作用性能,生物小分子熒光探針設計與性能。已在國際一流期刊包括J. Am. Chem. Soc., Chem. Rev., Angew. Chem. Int. Ed, Org. Lett., Org. Biomol. Chem., Eur. J. Org. Chem.等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50多篇。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