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人員:西安營養學會培訓部營養師李艷虎、劉冰、胡麗
實驗老師:西安營養學會食品安全中心副主任張婳
實驗顧問:西安營養學會副會長王勇健
從市場中常見口味的月餅中,選取了油脂含量最高和最低的兩種作為樣本:
一:50g月餅(蛋黃白蓮口味)
二:50g月餅(水果口味)
將兩塊月餅取出,捏碎至大小均勻,然后分別放入不同的圓底燒瓶中;
將石油醚倒入燒杯,為的是吸引出月餅中的油脂;
放入70℃左右的水中;
觀察石油醚是否變色,變色后把圓底燒瓶中的月餅取出;
實驗開始30分鐘后,圓底燒瓶中的石油醚由原來的無色透明變為了黃色,這說明月餅中的油脂已被提取出來。接下來進行油脂分離。
將油脂倒入燒杯并測量,實驗測量結果——
50g蛋黃月餅含油脂14g !家里一般的油勺5g左右的量,這意味著吃一個月餅,等于喝掉三勺油!
月餅油脂含量這樣高,怎樣才能健康地吃呢?
1、最好配新鮮水果蔬菜
月餅含糖量、含油量較高,所以,每100g月餅給一個正常成年人提供的能量占全天能量的20%左右。西安營養學會公共營養師分會委員、國家一級營養師胡麗建議,一般人群每日月餅的攝入量建議不超過100g,可將月餅搭配糧谷類食物作為一餐的主食來吃,加上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進行食用,這樣一天的熱量就比較容易控制。
2、吃月餅時喝杯茶
甜月餅
棗泥、豆沙、蓮蓉、鳳梨酥
推薦茶品:薄荷茶、綠茶
甜月餅要喝助消化的茶。清淡的綠茶和薄荷茶能增進葡萄糖的代謝,不讓過多的糖分停留在體內。薄荷的清涼還能一掃口中的甜膩。泡綠茶的水溫要在70℃以下,否則容易破壞它豐富的維生素C與兒茶素。這兩種茶都屬寒性,適合燥熱的甜膩月餅,但手腳容易冰冷或腸胃較弱的人不宜多喝,或飯后再飲。
油月餅
蛋黃、肉類、五仁
推薦茶品: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
油膩的月餅適合重口味的茶,去除口感上的油膩。普洱茶是上乘的選擇,因為它屬性甘冷,去脂效果好。吃蛋黃月餅容易上火,菊花茶能降火氣。山楂茶則能促進胃酸分泌,幫助腸胃消化。泡發酵過的普洱茶,水溫要在100℃,且前一兩泡要倒掉,才能去除雜質,也能更入味。而山楂茶適合飯后再喝,睡前要少喝,因為它容易引起胃部不適。
咸月餅
綠豆、椒鹽
薦茶品:烏龍茶
烏龍茶是半發酵茶,不如綠茶來得生澀,喝到嘴里感覺比較溫潤,能襯出月餅的咸甜美味。泡烏龍茶的最佳水溫是90~100℃,而且只取前三泡,因為接下去的茶葉會釋放較多的咖啡因。
清淡月餅
抹茶、山藥、酸奶
推薦茶品:玫瑰花茶、抹茶
清淡月餅可搭配稍有味道的茶,能品出淡淡的甜味。玫瑰花茶能調理血液循環,對女性尤佳,抹茶的兒茶素則具有抗老的效果,兩者都適合重視健康的養生族。
1、不要“二次加工”
廣東省中醫院消化科陳延提醒:月餅屬于加工食品。月餅中加糖是出于食物保質的要求,此外為了保質,餡料中有食品添加劑。這些材料放在月餅中是安全無害的,但難保第二次高溫加熱過程會產生化學變化,這是無法預測的。此外,月餅餡料屬于加工食品,再次“返工”,原始食材所含的營養成分早已被破壞。所以無論是新鮮性、安全性都是原始材料最好。
2、別和粥一起吃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食療營養部主任王宜:月餅最好別和粥一起吃,原因在于月餅和粥都是可以迅速升高血糖的高升糖指數食品,不僅對血糖異常或糖尿病患者不適,對健康人來說,也會對大腦細胞不利,還會降低脂肪代謝。
3、無糖月餅糖友也要慎吃
廣東省中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魏華提醒,即使對于“無糖”月餅,糖尿病患者也不可無節制地吃。因為“無糖”月餅及其他一些“無糖食品”,只是沒有加蔗糖,但也含有其他糖類,月餅的熱量很高,而控制糖尿病的要點之一就是控制熱量。因此,糖尿病患者應注意現有的食品成分表,注意蛋白質、脂肪、糖、淀粉和膽固醇的含量。
4、保存月餅:別放冰箱保存
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營養科副主任葉琳說,月餅原料中的淀粉經過焙烤熟化后,變得柔軟,口感細膩,但在低溫下,熟化了的淀粉會析出水分,變得老化,使月餅變硬、口感變差。那些含油脂、水分較少的月餅放入冰箱,不但會很快變硬,還容易發霉。在保質期內的月餅完全可以常溫保存,放在通風、干燥的地方就可以了。
1、要按年齡挑
北京醫院營養科李長平副主任營養師建議大家,買月餅,不妨按年齡、性別挑。比如孩子可以吃蛋黃餡的,因為蛋黃中所含的維生素B族和豐富的卵磷脂等,是少年兒童大腦和身體發育必需的營養物質;女士可以選棗泥餡的,俗話說,“一天吃三棗,女人不怕老”;男士們,吃點五仁餡的挺合適,這五仁是杏仁、核桃仁、花生仁、芝麻仁和瓜子仁,男士平時一般零食吃得少,正應該多補充點各式堅果;而家里的老人,可以選黑芝麻餡的,黑芝麻中的維生素E非常豐富,可以滋補肝腎、延緩衰老。
2、“保健”月餅別跟風購買
煙臺市疾控中心食品營養與學生保健科科長王朝霞介紹,所謂的“營養月餅”、“保健月餅”,商家炒作的成分居多,營養價值有待商榷,月餅作為季節性的商品,很難真正達到養生的效果。相反,月餅屬于高熱量食品,吃多了還會影響健康。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