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國家的由來
“金磚國家”最初是指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四國。因為這四國英文首字母組成的“BRIC”一詞發音與英文的“磚塊”非常相似,所以被稱為“金磚四國”。2006年9月“金磚四國”舉行首次外長會晤,四國開始開展合作。2010年12月,南非正式加入這一機制后,其英文單詞變為“BRICS”,“金磚四國”也因此改稱為“金磚國家”。
“金磚四國”這一概念由美國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師吉姆·奧尼爾于2001年首次提出。2003年,奧尼爾在一份題為《與“金磚四國”一起夢想》的研究報告中預測,到2050年,全球新的六大經濟體將變成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巴西、俄羅斯。高盛這份報告發布后,金磚四國作為新興市場國家的領頭羊,備受世界關注。
俄羅斯烏法,金磚峰會主會場
金磚國家共同點
都是新興市場國家,發展多樣性,走“和平發展之路”。共同目標是推動發展中國家整體崛起,推動國際秩序民主化,推動世界經濟均衡發展,推動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改革。金磚國家走到一起,是國際關系發展的客觀要求,是互利共贏的選擇和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
金磚國家的特征
金磚國家具有大國特征,它們在國土面積、人口數量、資源總量及市場潛力方面的“大”,為經濟增長提供了有利條件。5國國土面積占世界領土面積29.6%,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42.6%。經濟總量約占全球的21%,過去十年金磚國家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2014年金磚國家整體經濟增速依然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是發達經濟體的約兩倍。
金磚國家5國的經濟中心
分別為巴西的圣保羅(上圖左)、俄羅斯的莫斯科(上圖中)、印度的孟買(上圖右)、中國的上海(下圖左)和南非的約翰內斯堡(下圖右)。
金磚國家5國的國花
巴西的毛蟹爪蓮、 俄羅斯的向日葵、 印度的荷花、 中國的牡丹和南非的帝王花。
金磚國家峰會舉辦地
2009年6月金磚4國國家領導人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上圖左)舉行首次正式會晤,這次會晤正式啟動了金磚國家之間的合作機制。第二次會晤于2010年4月在巴西巴西利亞(上圖右)舉行。此后,金磚國家5國領導人先后于2011年4月在中國三亞(中圖左)、2012年3月在印度新德里(中圖中)、2013年3月在南非德班(中圖右)、2014年7月在巴西福塔萊薩(下圖左)舉行了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次會晤。第七次領導人會晤2015年7月8日在俄羅斯烏法(下圖右)舉行。
歷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標志
每次金磚國家領導人舉行會議,舉辦國都用五國國旗的代表顏色設計自己的標志,象征著金磚國家的合作與團結。圖為俄羅斯葉卡捷琳堡會晤標志(2009年)、巴西巴西利亞會晤標志(2010年)、中國三亞會晤標志(圓型,2011年)、印度新德里會晤標志(2012年)、南非德班會晤會議標志(2013年)、巴西福塔萊薩會晤標志(2014年)和俄羅斯烏法會晤標志(2015年)。
金磚國家的銀行
金磚銀行是“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的簡稱,成立于2014年7月15日,創始成員是金磚國家的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其宗旨是支持金磚國家及其他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初始資金來源于創始成員國,未來增資則依靠金融市場或成員國,不會向老百姓吸納儲蓄資金。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初始核定資本是1000億美元,初識認繳資本是500億美元并由各創始成員國均攤。
金磚銀行的總部
金磚銀行總部設在上海,非洲區域中心將設在南非,行長在金磚國家中輪流產生,印度資深銀行家瓦曼·卡馬特被提名為金磚銀行首任行長。首任理事會主席將由俄羅斯提名,首任董事會主席將由巴西提名。各成員國財政部長將負責制訂該銀行的具體操作規程。
金磚國家的貨幣
巴西貨幣為雷亞爾,俄羅斯為盧布,印度為印度盧比,中國為人民幣,南非為蘭特。雖然金磚國家有了金磚銀行,但人們是不能在金磚銀行存錢或存金磚,5國貨幣也不能在金磚國家間相互通用。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