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分別以“Spontaneous Resolution of Chiral Multi-Thiolate-Protected Ag30Nanoclusters”;“Carboranealkynyl-Protected Gold Nanoclusters: Size Conversion and UV-Vis-NIR Optical Properties”為題發表在化學類頂尖期刊《ACS Central Science》和《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論文第一作者分別為化學學院2018級博士生黃家鴻和2019級博士生王杰,通訊作者均為臧雙全教授和王朝陽博士。鄭州大學為唯一通訊單位。
利用非手性原料合成的手性團簇大部分以消旋體形式結晶,而團簇材料的手性拆分仍然具有很大挑戰。研究一通過調節溶劑實現了外消旋團簇的結晶自發拆分,同時,拆分出的單一手性團簇分別自組裝成三重螺旋超分子結構。手性拆分與螺旋組裝使該團簇材料的圓偏振發光性質得以實現。該論文發表后受到廣泛關注,國際同行第一時間在ACS Central Science “First Reaction”專欄對該研究成果進行了亮點報道“Pasteur-like Separation of Silver Nanocluster Racemates by Conglomerate Crystallization”。
結構演化是組裝單層保護金屬納米團簇的新穎方法,但是對于炔基保護的金屬納米材料鮮有相關研究。研究二利用9-HC≡C-closo-1,2-C2B10H11作為弱還原劑和保護配體合成了具有開殼層13 e-電子結構的Au28簇合物[Au28(C4B10H11)12(tht)8]3+(Au28),其在甲醇中會發生轉化生成穩定的[Au23(C4B10H11)9(tht)6]2+(Au23)。Au28和Au23的吸收光譜覆蓋整個UV/VIS/NIR區域,同時均具有NIR發光性質。該材料在生物醫藥、光催化領域中有廣闊應用前景。
以上研究得到了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和青年項目、河南省科技創新人才項目及鄭州大學專項基金的資助。
文章鏈接:
https://doi.org/10.1021/acscentsci.0c01045
https://www.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013027
參考資料
[1] 鄭州大學化學學院在幣金屬團簇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http://www.zzu.edu.cn/info/1218/76145.htm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