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盟,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之红樱桃,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雨,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化學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學!化學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熱線:400-8383-509

吉林大學于吉紅院士當選頂級化學期刊JACS執行主編

來源:化學加網      2021-01-07
導讀:近日,JACS公布于吉紅院士擔任其第六位執行主編。2020年9月,美國化學會出版社宣布Erick Carreira教授將從2021年起擔任JACS主編,Carreira教授任命了六位新的執行主編,但僅公布了5位執行主編的姓名,并告知第六位執行主編來自中國,由于其當時任職的原因,將于2020年底宣布。

image.png

于吉紅,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化學會副理事長,教育部科技委國際合作學部常務副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八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理科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會副理事長。吉林大學未來科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主任,吉林大學化學學院無機合成與制備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

1985年至1995年在吉林大學化學系分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師從徐如人院士,1995年博士畢業后留校。1996年至1998年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和日本東北大學物理系做博士后研究。1999年晉升為教授,2001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受邀為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客座教授,201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6年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019年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化學會旗艦期刊Chemical Science副主編,《高等學校化學學報》(中文刊)和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英文刊)兩刊主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Advanced Materials, JACS-Au, Chem, Matter, Materials Horizons, 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ACS Nano, ACS Central Science, ACS Materials Letters, Inorganic Chemistry等國際期刊編委/顧問編委,中國化學會創始會士、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中國化學會分子篩專業委員會主任等。

于吉紅教授一直致力于無機合成與制備化學研究,在分子篩納米孔功能材料的結構設計與定向合成方面取得了創新性研究成果。其主要科學貢獻包括:1) 建立了預測特定孔道分子篩結構的新方法,提出了基于理論模擬、計算機數據挖掘和高通量實驗相結合指導多孔材料定向合成的新路線,成功合成出多種新型分子篩結構,實現我國在分子篩拓撲類型方面零的突破;2)在國際上首次發現羥基自由基存在于分子篩的水熱晶化體系,提出了自由基加速分子篩成核的晶化機制,為在石油化工和環境領域具有重要應用的分子篩材料的高效及綠色合成開辟了新路徑;3)開發出系列高效分子篩催化材料及負載金屬催化材料,用于甲醇制烯烴、丙烷脫氫、重油催化轉化及產氫等重要催化反應,并拓展了納米孔材料及其組裝材料在液體分離、鋰離子電池、3D打印醫用植入材料、高效長余暉發光等領域的新應用。迄今,在Science,Nat. Commun.,Sci. Adv., JACS,Angew Chem. Int. Ed., Chem等學術期刊發表SCI檢索論文370余篇;獲授權專利30項,主編著作4部,合作出版著作3部。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分別為第一和第二完成人),獲IUPAC化學化工杰出女性獎、全球華人無機化學“Bau Family Award",及“全國模范教師”等榮譽稱號。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負責人,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團隊負責人。

JACS主編及執行主編:

image.png

Carreira教授,1963年出生在古巴,目前定居于瑞士。他是第一位居住在美國以外的JACS主編,也是擔任這一職務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人。Carreira教授在伊利諾伊大學獲得理學學士學位后,于1990年在哈佛大學獲得化學博士學位。他自1998年起成為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有機化學實驗室正教授,其團隊重點研究具有生物活性以及復雜立體化學結構的天然產物的不對稱合成。他獲得過眾多國際獎項,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和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的院士。Carreira教授自2019年1月開始擔任Organic Letters的主編。他曾在ACS旗下期刊發表過141篇文章,其中54篇發表在JACS上。此次Carreira教授與來自整個化學界的100多位被提名人一起參與了JACS主編的公開遴選,并成功當選。

Joseph Francisco博士,賓夕法尼亞大學杰出化學教授,在大氣化學和計算技術方面久負盛名。Francisco教授是前Sloane and Guggenheim Fellow,曾于2019-2020年間擔任美國化學會主席。

侯召民博士,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可持續資源科學中心副主任,研究開發新型催化劑用于重要反應,包括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氮氣轉化為增值化學品的反應。

Kai Johnsson博士,馬克斯·普朗克醫學研究所化學生物學部主任,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化學研究所教授,他目前的研究興趣是通過發展化學方法實現對活細胞生化活動的可視化和操控。他從2005年起擔任ACS Chemical Biology的副主編。

Melanie Sanford博士,密歇根大學Moses Gomberg杰出化學教授,是催化、有機合成和金屬有機化學領域的世界知名專家,曾獲得2011年MacArthur Foundation Fellow和多個國際獎項。她于2014年加入JACS擔任副主編。

Karen Wooley博士,德克薩斯A&M大學杰出教授,高分子化學家,重點研究可降解高分子和復雜高分子組裝。她曾獲得眾多獎項,包括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Centenary Prize 和 ACS Award in Polymer Chemistry。她于2014年加入JACS擔任副主編。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