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竇賢康、副校長李資遠,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和學院負責人,查全性院士親屬代表、師生代表等出席落成儀式,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黨委書記盧昌寧主持。
1990年至1993年,劉金成曾師從查全性院士在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由他創建的億緯鋰能公司一路創新發展,如今已經發展成為員工近萬人的中國鋰電龍頭企業。劉金成對母校充滿感情,連續多年在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設立“億緯化學電源獎”。2015年,了解到學院科研用房十分緊缺,他捐資1000萬元指定用于電化學樓建設改造。
2017年,學校經研究決定,在化學與分子科學院中庭改造修建一座新的科研大樓,為致敬查全性院士對武漢大學電化學學科的卓越貢獻,擬定將新樓命名為“查全性樓”。
“查老師對中國電化學研究做出了卓越貢獻,他對學生的影響更是一輩子的。我們很早便提出用他的名字命名新科研樓,但他本人一直婉拒。”劉金成說,大樓建成時查院士已于2019年離世,學生們“為他的功績立碑”的心愿才得以達成。
“今后,只要母校需要,只要化學學院需要,我會盡全力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啟用儀式上,劉金成表示。
“參加查全性樓的啟用儀式,作為校長我深受感動。校友們的捐助不僅是雄厚的資金,更是對母校沉甸甸的牽掛和情誼。”竇賢康說,電化學樓的正式啟用,標志武漢大學化學學科的教學科研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也為學院引進和培育高層次頂尖創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硬件和平臺支撐。
竇賢康還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兩點感受——
一是要更加重視人才,特別是高水平人才的引育工作。在邁向“雙一流”建設的進程中,“人才強校、人才興校”已成為武漢大學的發展戰略和最大引擎。近幾年來,武漢大學高水平人才引育工作成效顯著,化學學院辦學水平和學科綜合實力也不斷提升。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學院在未來的建設和發展中仍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希望學院新一屆領導班子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勇于開拓,攻堅克難,進一步提升化學學科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為武大的基礎學科發展和雙一流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二是要更加重視化學等基礎學科的人才培養。在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方面,武漢大學有較好基礎和優勢,化學、數學、物理、生物等基礎學科專業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并入選國家級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但面臨新形勢,我們要進一步加大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的改革創新力度,讓學生享有更多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希望化學學院等基礎學科相關學院努力探索,有更加創新的舉措,更加主動的作為,更有成效的工作,培養面向未來的厚基礎、高素質,具有世界競爭力的一流人才,做出武漢大學作為首批雙一流高校應有的貢獻!
隨后,竇賢康和劉金成一同為查全性電化學樓揭幕。
同時,億緯鋰能還與武漢大學、武漢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三方達成協議,由億緯鋰能捐資特別設立“查全性講席教授”基金和“億緯鋰能講席教授”基金,聘任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院長莊林教授為“查全性講席教授”,艾新平教授為“億緯鋰能講席教授”。劉金成還個人資助由老一輩科學家查全性院士、田昭武院士和吳浩青院士創辦的《電化學》期刊,以擴大期刊學術影響力。
查全性電化學樓由劉金成捐資1000萬,學校配套1300萬,歷時一年半建成。總建筑面積6600平方米,使用面積約4300平方米,地面5層,地下1層。目前1層至4層為電化學實驗室,第5層為學院辦公和會議用房,地下1層用于安放學院大型儀器。同時,該樓還預留部分面積用于人才引進和支持人才隊伍建設。
本文來源:武漢大學,學生捐資千萬致敬恩師 查全性電化學樓落成啟用,http://www.chem.whu.edu.cn/info/1312/10519.htm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