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盟,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之红樱桃,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雨,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化學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學!化學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熱線:400-8383-509

北化校長譚天偉:蹬過三輪的院士

來源:新華社   余曉潔   2016-05-25
導讀:“祖國的需要就是我們的選擇。”當前在我國教育戰線,有一群學成后留學回國的莘莘學子,他們或扎根講臺、教書育人,或潛心科研、創新創業,將自身的才華奉獻給祖國和人民。

1.png

清華博士蹬三輪,少見。

留德才俊蹬三輪,罕見。

上世紀90年代初,2萬元起步搞課題,為省錢自己蹬3個小時三輪,滿頭大汗從南往北“穿過大半個北京城”運實驗藥劑,是譚天偉歸國創業最刻骨銘心的青春記憶。

“敢拼就會贏!”

20多年后,在北京化工大學網站上,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導師介紹欄里,譚天偉對學生們的寄語是:“敢拼就會贏!”

充滿實干精神與強烈自信的5個字也是譚天偉自身的寫照。如今,他不遺余力地把它傳遞給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們。做好科研、培養人才,就是譚天偉永不停歇的創新創業。

時至今日,已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學校長,譚天偉依然堅持給本科生上課。一周一次,3個課時。這門課程成為國家級精品課。

譚天偉對科研啟蒙和科學精神培養的本科階段尤其重視,他要求學校的教授都要給本科生上課。

“譚校長會帶著教務處的老師到各個學院巡視,隨堂聽課。他強調教師作PPT要跟進動態前沿技術,增強教學的生動性和形象性,概念性的問題中英文對照講,開拓學生的視野和思路。尤其是他要教師們在課堂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狀態,通過良性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北京化工大學青年教師曹輝說。

譚天偉推崇教學相長。在他自己的學術成長道路上,中國、德國和瑞典的三位導師風格各異、各具精髓的教學理念給了他不同的養分。

“我在清華讀博士時候的導師非常嚴謹,鼓勵我獨立思考。從1990年2月到1992年10月,我在德國生物技術研究所和瑞典倫德大學讀聯合博士研究生。德國導師非常重視選題。有一次,我把自己做了兩個多月的實驗給導師看,沒想到導師直接把我的實驗報告撕了。他認為,我的選題沒有考慮未來的產業化。在瑞典,帶我的導師是生物分離技術創始人之一,他很注重創新,告訴我科研上不能總沿著別人已走過的路走。”譚天偉說。中外三位導師的言傳身教開闊了他的國際視野,讓他懂得科研選題要有前瞻性,要有產業化前景,路線選擇要經濟可行。

結束兩年多的留學生活,自稱“從來沒把國外當自己家”的譚天偉回到清華,完成博士答辯。

雖然,他可以留在清華。雖然,清華比北京化工大學“科研條件好,而且不缺錢”。但是,譚天偉還是希望自己能到一個新天地“闖一闖”。

來到北京化工大學,譚天偉從博士后做起,從連工資帶科研經費2萬元的項目做起。這條艱辛道路上,創新,每每讓“幾近絕境”的項目“峰回路轉”。

2002年,譚天偉為第一獲獎人的“發酵工業菌絲體綜合利用”項目榮獲國家發明二等獎。譚天偉1997年開始做這個項目時,日本的相關研究已經做了幾十年,短期內要把成本降到比日本還低非常難。中期考評時,項目距離完成目標還很遠。

“堅持,堅持,成功也許就在下一分鐘。”

那些日子,譚天偉急得睡不著覺,不斷給自己鼓勁。恰好有一天,他在工廠的提取車間看到了廢棄的青霉菌,帶了一包回來。檢測一看,這里面就有麥角固醇。沒有經過發酵過程,從廢物中獲得,自然把成本降到比國外先進水平更低。

一些在中期評審中預判這個項目“死刑”的專家,沒想到譚天偉“出奇制勝”。這次“換條路徑”的創新思路,讓譚天偉嘗到甜頭,深受鼓舞。

1999年,國內原油供給并不緊張。正是在此時,譚天偉“未雨綢繆”,開始琢磨生物柴油技術。

在關鍵工藝——酶法上,他面臨3個選擇:仿造、買外國專利、自主創新。買專利最快,但受制于人。他選擇了自主創新。

譚天偉領導的課題組采用膜或纖維織物布固定化酶,通過膜或織物布的表面改性控制油脂及產物如甘油在膜及織物布上的吸附。這種方法固定的脂肪酶催化地溝油、煎炸油及菜籽油進行酯化,生物柴油轉化率達96%,品質達歐洲標準。

幾經努力,“酶法合成生物柴油”技術研究“擠進”了國家863計劃,成了“香餑餑”。之后,200噸級裝置、500噸級裝置、萬噸級裝置先后建成投產。

“我的事業在學校,我喜歡科研,跟學生們在一起我覺得很幸福。”當了院士、當了校長的譚天偉,擠出時間搞符合國家需求、產業化前景好的項目,擠出時間帶學生,擠出時間到實驗室。

北京化工大學地處北三環黃金地段,行政辦公樓挺舊。有人說,譚校長很“摳門”。原來,他把錢都用在改善實驗條件和提高教師員工待遇上了。

“譚校長好忙,有時候午飯就在學生食堂買個肉夾饃對付一下。他并不高高再上,始終和學生在一起。”同學們說。

參考資料

[1]  新華社,海歸創業就業路 蹬過三輪的院士 ——北京化工大學校長譚天偉的故事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