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發表的一篇新綜述中,吉林大學無機合成與制備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方千榮教授及其合作者總結了COFs后合成功能化的最新進展。他們探究了COFs中后合成功能化開發的過程,并詳細闡述了這些功能對所得COFs的結構和性能在特定應用中的貢獻。
文章指出目前研究者已經成功地將大量的有機-無機功能組分引入到COFs中來獲得所需的功能化材料。該功能化涉及新型鍵(共價鍵和配位/離子鍵)的形成,化學反應(氧化/還原反應)以及框架結構和功能組分之間的主客體相互作用。另外,有機功能化的COFs、金屬/ COF雜化物和其他基于COF的材料也被報道。作者也介紹了功能化的COFs在氣體存儲與分離、分子吸收與釋放、催化劑、電存儲傳感以及其他領域的重要應用。
進一步地,作者對該領域未來的研究方向和存在的挑戰提出了展望。在COFs未來的發展中,仍然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可被用作功能化的構筑基元很少。目前通過主客體化學來功能化的COFs主要用作電子和能量存儲應用,因此在更廣泛的復雜應用中的研究仍然具有吸引力。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面上項目等基金的資助。相關成果有助于更好地通過合理的設計來定向可控地將新功能引入到COF材料中。
參考資料
[2]Postsynthetic functionalization of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Yusran Yusran, Xinyu Guan, Hui Li, Qianrong Fang, Shilun Qiu,https://doi.org/10.1093/nsr/nwz122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