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盟,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之红樱桃,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雨,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化學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學!化學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熱線:400-8383-509

?我從中科院辭職了:不能晉級副研究員,我要在這兒熬一輩子?

來源:顯微故事    楚樵   2020-07-25
導讀:“中科院合肥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吸引了外界的關注,盡管離職原因還在調查中,但“對待遇不滿”這樣的言論依然在坊間流傳。

論文就是工作成果  寫不出論文就別妄想晉級

口述人:曉曼,40歲

 我應該算是一個學霸,本科畢業之后,不光讀了碩士,后來又考上了中科院的博士。

博士畢業后,我也想過去英特爾、谷歌、IBM這樣的國際大公司,但在綜合考慮之后,我還是選擇留在了博士就讀時期的研究所。

我覺得留在研究所有不少好處:我們實驗室的主任,就是我的博士生導師,很多同事都是我讀博士時的同學。

大家彼此非常熟悉,而且中科院還能解決北京戶口,讓人覺得很安心。

我是一個簡單的人,我很喜歡實驗室里那種純粹的科研氛圍,雖然肯定會有一些競爭,但也沒有那么激烈。

所里年輕人居多,平時大家在一起也會八卦,聊聊家庭瑣事,還有平時追的電視劇,我覺得我挺享受這種生活的。

image.png

圖片來源于Pexels

但隨著工作的進行,我的想法慢慢發生著改變,一直到去年,我終于選擇從中科院辭職,跳槽到現在的工作單位。

當時大家對我的選擇很驚訝,畢竟中科院是很多人打破腦袋都想擠進來的地方。但我辭職的理由很簡單:晉升沒有希望,留下來就算熬到退休,我也評不上副研究員。

在中科院久了,我也慢慢摸索出一些規律,比如在中科院的職業發展道路是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其中副研究員、研究員相當于大學里的副教授、教授。

總體來說,研究所和大學類似,職稱是我們的的奮斗目標。區別就在于,大學老師上課也計入工作量,對于職稱晉級有很大幫助,但研究所只看論文和所從事的科研項目。

這兩個東西,就是科研人員的工作成果,用我們實驗室領導的話說:“論文就是你的工作記錄。”

image.png

圖片來源于Pexels

沒有論文,就相當于工作沒有成果。但我不擅長寫論文,而越是沒論文發表,就越申請不到科研項目,離副研究員的職稱也就越來越遠,所以這對于我來說,是一個惡性循環。

后來年紀大了,我想明白了:在中科院這么干下去,我永遠也評不上副研究員。但我從內心來講,還是希望能做出一些成果的,不甘心一年年這樣耗下去,于是就想到換工作了。 

雖然辭職這件事我想了很久,但真到了要攤牌的那天,我也是在糾結。我在心中反反復復說了很多遍辭職的理由,但見到領導的那一刻,想好的話根本說不出來,都變成了眼淚。

我提出離職之后,實驗室主任感到很意外。在他的眼里,我是那種干活踏實、話語不多的姑娘,他從未想過我會離開中科院。

但意外之后,主任也馬上冷靜了,表示我給的離職理由,他完全理解,只是讓我考慮清楚,但我最后還是堅決地走了。

現在我工作的企業是一家知名跨國公司,同樣也是很多年輕人的夢想。相比于科研院所,現在這家公司的工作節奏要快得多。

對于我來說,以前的壓力主要來自于論文和職稱,而現在主要是工作進度。在研究所,一個人一年做一個科研模塊、發表一篇論文,這樣的節奏很正常。但在公司里,每種產品都有嚴格的交付期限,趕上忙的時候,加班到后半夜也是有的。

因為工作節奏、工作壓力的問題,剛到新單位的時候,我確實有一些不適應,但時間長了,也就好了。

現在我做工程項目,比科研項目更可控,只要有新的產品出來,公司就會給我晉級,漲薪水也是固定每年都有的。 

雖然在中科院工作也會有一些隱形福利,除了能解決北京戶口,小孩子上學也給擇校機會,但僧多粥少,尤其我連副研究員都不是,根本不能奢求這些機會能輪到我。 

在現在的公司上班,薪水是以前的好幾倍,獎金豐厚,但畢竟我的年紀大了,也擔心有一天會失去競爭力,被市場淘汰。 

科技行業是年輕人的天下,有時我也會想,過幾年個人沒有競爭力了,會不會沒有工作?所以現在我還會督促自己要利用業余時間,學習一些新的東西。

離職之后我跟前同事的聯系沒有斷,時不常還能看到他們在朋友圈曬一些科研成果,雖然我會有點羨慕,但我也想明白了,自己不適合走科研的路,這是我的短處,所以很快就釋然了。

 人到中年還沒評上副研究員  為了家庭我選擇“逃出去”

口述人:范黎,36歲

我當年考的是中科院的碩博連讀,一共六年時間。博士畢業后,我留在中科院的一家研究所工作。

工作之初,我也是卯足了勁兒,想要評上研究員,至少也應該評上副研究員才行。在研究所的等級里,副研究員是高級職稱里最低的一檔,同時也是大多數博士的努力方向。

我博士畢業已經五年了,加上之前的六年,我在中科院一共待了11年。在中科院這么長的時間,我依然覺得寫論文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image.png 

圖片來源于Pexels

但現實問題是,在中科院的體系內,如果不發表論文,評職稱就沒有太大指望。所以我也慢慢看開了:我不會寫論文,那我在中科院再熬十年也沒啥意義。

除了不擅長論文,促使我下定決心離開中科院還有一個原因:賺的太少。在中科院工作的時候,我已經結婚,妻子和孩子在老家,我們是兩地分居。

我所在的研究所對青年員工有一項住房福利,可以提供五年的周轉公寓,不過要交房租。我分到的房子是一室一廳,每月租金1700元。

按照北京的市場價格,這已經是相當低的。但問題的關鍵是,房子只能住五年,五年后就得搬走,我得自己解決房子問題。

在我們所里,按照我的職級,我拿到手的工資是9000元。如果在北京自己租房,支付各項花銷,再加上養活老家的妻子孩子,就有點緊巴了,更別提在北京攢錢買房了。

我是2008年開始工作的,當時第一個月薪水拿到手是6600元,而我的一個博士同學,選擇去了企業上班,他第一個月的到手工資就是9000元。

起初我感覺還好,但是幾年以后,我倆之間的收入差距越來越明顯。因為中科院是事業單位,員工薪水每年漲得很少,甚至是不漲,而如果去了企業,每年薪水漲幅至少能在10%左右。

工作五年沒評上副研究員職稱、不擅長論文、工資收入和同學比差距越來越大,多項原因綜合考慮后,我向領導提出去國外訪學的申請。 

image.png

圖片來源于Pexels 

我覺得出國訪問可以接觸到世界最前沿的信息和技術,與知名學府的教授們面對面交流,開闊視野,提高自身含金量,這是每個做科研的人都想得到的機會。 

除了這個,到國外做訪問學者,除了發基本工資,還有一些國外的補助,這對于我來說,也是有誘惑的。

但中科院對于訪問學者的審批很嚴格的,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所里對人員申報控制非常緊,我也是費了很大勁兒才出來的。

我在申請報告里,詳細列出了自己的訪學計劃、研究方向,最重要的一點是,保證未來一定要回國。

費了一番周折,我如愿以償地去了國外,同時把妻子和孩子也接了過去,但真到了那里以后,我就又不打算回來了。畢竟如果到四十歲,在中科院連個副研究員做不到,其實挺丟人的。

image.png

圖片來源于Pexels

最關鍵的是,我到了國外之后,遇到一個不錯的工作機會,是一家研究機構,談下來的年收入,折合人民幣竟然有100多萬元,這也是讓我非常動心的。 

所以,我后來就放棄了“訪問學者”的身份,代價就是交了違約金,并且自動從中科院離開。但是我也很滿足,畢竟賺的多了,養家不成問題了,包括后來在國外買了價值100多萬美元的房子,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象。

年薪十萬的副研究員  抵擋不過外企的百萬年薪誘惑

口述人:許楠,39歲

在我離職前,我正申請國家的一項青年基金計劃,如果申請下來,就能拿到一定的經費,然后自己做課題、主持項目,對升副研究員會有很大的幫助。

但不幸的是,我的青年基金申請失敗了。所以當意識到我的職稱晉級又沒戲了,我就決定一定要離開中科院。

不過我辭職后沒有去高薪企業,而是選擇了一條跟科研沒有任何關系的創業之路。之前在中科院的時候,我工作之余報了一家性格測試機構舉辦的培訓班。

image.png 

圖片來源于Pexels

這個培訓班主要進行溝通技巧的培訓,參加的大多是各個公司的HR。在培訓班里,我認識了很多做培訓的朋友,同時也讓我認識到,原來自己除了做科研,我還有在演講等多方面的能力。

從中科院辭職后,我和培訓班里認識的幾個人一起,做起親子教育培訓。我本身就是一個母親,所以對親子教育這些事情,幾乎是手到擒來。

再加上有中科院的工作背景和博士的頭銜,我的培訓工作開展得順風順水。

從埋頭伏案的科研人員,到講臺上侃侃而談的培訓師,我的角色轉變讓周圍的人吃驚不小。后來前同事知道我在做培訓,就邀請我過去,我甚至還把培訓課堂搬到了中科院里。 

雖然我的親子培訓只做了兩年,在家人的建議下去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內容還是和培訓相關,但已經和我之前的科研工作完全沒有關系了。離開中科院,為我的人生創造了新的可能。 

我同事里有不少因為工資不高而離開中科院的。

其中有一個男同事,30多歲就已經是中科院的副研究員,大家都覺得他前途一片光明。但當獵頭給他開出百萬的年薪后,他動搖了,選擇放棄副研究員的身份,加入一個外企。

在外界看來,能在中科院工作其實是一件挺值得自豪的事情,但這邊是年薪十萬,而企業那邊給出的是年薪百萬,換成是你,你會怎么選擇?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均為化名)

 

參考資料

[1]微信公眾號顯微故事(ID:xianweigushi)我從中科院辭職了:不能晉級副研究員,我要在這兒熬一輩子?|顯微故事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