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趙進才院士課題組在Wiley Online Library上發文,題為“Photocatalytic Hydrodehalogenation for the Removal of Halogenated Aromatic Contaminants”,論文圍繞光催化加氫脫鹵去除人為鹵化芳香族污染物展開,為環境污染物處理提供了一個新思路。本文第一作者為王元元,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趙進才院士擔任通訊作者。
內容
人為鹵化芳香族污染物的環境分布和生物累積嚴重影響健康。加氫脫鹵是除去這些類型化合物,產生氫化產物和鹵化物陰離子的有效途徑。光催化體系可以提供高活性物質來破壞碳 - 鹵鍵,在較溫和的條件下導致加氫脫鹵,使用簡單的醇或胺代替有害的化學計量試劑。
推薦裝置
隨著光催化研究的不斷深入,光催化反應所需要考察篩選的條件越來越多,如催化劑制備條件、光催化反應條件、光催化反應測試手段等。另外,科研人才成本高等現實問題,人效也是光催化研究發展的另一需求。我司研發的多通道光催化反應系統PCX-50C,高通量平行反應,可實現簡便、快捷、高性能的光化學反應測試。1-9個反應位平行反應,可在真空、惰性保護、流動氣氛條件下,進行多種光催化劑篩選與反應條件優化實驗;多波段可選組合,光學透鏡、光源輸出一致性和最大利用率;一體化風冷、水冷控溫模式,用于篩選溫度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小結
論文回顧了基于不同類型的光催化劑轉化鹵代芳烴的光驅加氫脫鹵的重大進展。詳細介紹了反應途徑和產品分布。還討論了提高脫鹵效率的挑戰,關鍵原則和策略。為有效解決人為鹵化芳香族污染物等環境問題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人物簡介
趙進才,1960年12月出生于內蒙古豐鎮市,環境化學家,199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光化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能源與綠色化學研究中心副主任 。
1982年趙進才獲得內蒙古大學化學系學士學位;1986年獲得內蒙古大學化學系碩士學位后留校任教;1994年從日本明星大學理學院化學系博士畢業后在日本從事博士后研究;1995年4月歸國;1997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199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工作,擔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10年獲得日本光化學協會頒發的"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光化學家講座獎";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4年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2018年當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趙進才一直從事基于納米材料與技術的高毒性、難降解有機污染物光催化分解以及典型的納米材料界面吸附和界面光化學反應機理方面的研究。
參考資料
【1】微信公眾號泊菲萊科技(ID:Perfectlight2002),趙進才院士團隊:光催化加氫脫鹵去除鹵代芳香污染物,DOI: 10.1002/cctc.201801222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