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催化專家智庫理事會理事長何鳴元、副理事長吳云東等8位中國科學院院士,60余位來自清華、復旦、上海交大、中科大、川大、沈陽藥科大、南方科大、中科院過程工程所、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科院大化所等高??蒲性核目茖W家,以及來自華海藥業、博騰制藥、泰勵生物科技、上海科勝藥物研發、上海合全藥物研發、成都愛斯特生物制藥等企業的創始人、董事長參會?;瘜W加創始人肖文華作為精細化工醫藥產業產業互聯網代表、行業媒體代表受邀列席。
與會專家圍繞微通道反應技術開發、綠色工藝、藥品連續制造和微結構反應器設計制造與安全化生產展開專題研討,深入探討流動化學技術研發和應用前景及創新的合作機制,交流共同搭建國家級流動化學研發與應用技術協作平臺。
何鳴元院士在致辭中表示,生物制藥、流動化學的交互作用顯著,微通道連續反應技術依靠獨特的優勢成為化工和醫藥行業研究開發的熱點,連續流工藝制造已成為特種化學品和藥品生產制造的新模式。采用本征安全研發和生產平臺、提升藥物研發和量產、加快綠色醫藥創新合成、促進綠色醫藥產業發展將成必然趨勢。
何鳴元院士
會上,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所長張鎖江院士、中科院大化所研究員、博導陳光文等來自科研院所和企業的專家帶來了9場專題報告,與會專家還圍繞《流動化學平臺的應用場景及挑戰》《綠色化學在生物醫藥制造中的應用》等六個議題,展開高峰對話。
高峰對話
報告專家
集合研討會智慧結晶,包括何鳴元、吳云東等8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內的14位專家聯合簽名,擬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交一份內容翔實的建議。何鳴元院士介紹,研討會聚焦“加強流動化學基礎研究、加快流動化學技術推廣”,建議依托深圳灣實驗室等具備基礎的科研機構,支持組建跨區域多單位協同創新的國家級流動化學工程技術中心(實驗室),統一籌劃流動化學基礎研究、科技開發和成果轉化,整合化學、化工、設備制造和精密檢測等關鍵學科,以中國創造加中國制造打造“中國智造”的國際領先流動化學品牌。
與會專家還啟迪,在工信部等國家部委指導和支持下,圍繞卡脖子技術和關鍵環節,突破一批流動化學關鍵核心技術,培育一批高質量創新型企業,打造一批創新示范基地,總結經驗并大力推廣;同時,與會專家還提出要制定流動化學的中國標準,獲得并鞏固行業上的領導地位和制定標準的話語權,全面助力我國化學化工和醫藥制造高質量發展。
本次研討會分專題報告和高峰對話兩部分,結合聽眾提問、臺上嘉賓現場回答相結合的形式舉行,與會專家和企業家們全程參與,積極互動,跨學科交流,氣氛熱烈,是一場非常高效的學界和企業界共同分享,并就相關問題、行業現狀進行了著重分析、研判、探討的交流會;同時,也是一場專業、高端、富有前瞻性的“深流動”盛會!
編者按:“深流動”一詞來自泰勵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彥濤博士開場語,即“深度交流互動”之意。
參考自:綠色催化專家智庫(ID:cgct8550086),標題及部分內容有所改動和補充。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