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學全國卷試題評析
2020年高考化學命題精心選取日常生活、生產環保、學術探索、實驗探究等情境素材,聚焦學科主干內容,豐富信息呈現形式,突出關鍵能力考查,發揮化學學科獨特的育人功能,提升考試評價的積極導向作用,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聚焦時代主題,弘揚核心價值,發揮學科獨特育人功能
一是融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展示化學價值。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核酸檢測試劑、各種治療藥物以及大量的病毒消殺劑,均與化學科學密切相關。全國I卷第7題以國家衛健委公布的第7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提出的一些常用滅活病毒藥品為素材,考查有關化學知識。全國II卷第26題和全國III卷第26題以含氯消毒劑的合成、反應及性質為情境,考查元素化學知識,普及公共衛生中的化學知識,展現化學科學的社會功能。
二是呈現我國傳統文化優秀成果,增強文化自信。高考化學試題高度重視美學素養的考查,通過精心選取素材,讓學生在解答化學問題的過程中,思考化學的本質,提升審美情趣和能力,如全國III卷第7題以《千里江山圖》中典型繪畫顏料化學知識為情境,在考查學生對化學知識掌握和應用的同時,意在激發學生對藝術的興趣。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對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和世界科技進步作出巨大貢獻,全國I卷和全國III卷第8題分別以中藥材中提取的前列胡醇和金絲桃苷為背景,考查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展現中醫藥的神奇魅力和作用,弘揚中醫藥文化。
三是精選我國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厚植愛國主義情懷。高考化學試題堅持以我國科學家發表的前沿研究成果為情境,在考查學生化學知識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全國II卷第35題以我國科學家研發的超強耐久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為情境,考查核外電子結構、雜化軌道類型,微粒間的作用力以及作用力對物質熔點的影響,晶胞中原子的相對位置關系和密度計算等。
聚焦學科實踐,考查關鍵能力,體現高考內容改革要求
一是豐富試題呈現方式,考查信息整理能力。信息整理能力要求學生能對大量、看似無規律的信息進行篩選、分類、轉換、歸納并形成新的科學、準確和有序的信息。全國I卷第13題以強堿氫氧化鈉溶液滴定二元酸的酸堿中和反應為背景,將酸堿滴定過程中pH變化、分布系數的變化與滴加氫氧化鈉溶液體積的變化關系整合在一張數據圖中,呈現了一個自變量下的多個因變量變化過程,考查學生從圖中獲取、使用復雜數據信息的能力。
二是選取學科前沿成果,考查辯證思維能力。在某些放熱反應中,一定溫度下轉化率越高反應速率越小,因此在實際工業生產中,要利用辯證思維的方法,依據轉化率、反應速率(產能)與溫度之間的關系尋找最合適的工業反應溫度。全國I卷第28題通過給予陌生的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的反應速率方程,要求學生正確理解一定轉化率下反應的最適宜溫度,并正確分析速率溫度曲線中反應速率隨溫度變化的原因。
三是精心設計問題,考查學科化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科化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交流和展示理論學習成果、撰寫實驗報告、發表科研論文的基礎。高考化學全國卷試題要求學生利用化學專業術語準確表達思考結果,引導學生培養學科化的語言表達能力,如全國I卷第26題要求分析加過量氯化銨的原因,第27題要求闡釋檢驗電極活化反應完成的方法。
聚焦教學實際,落實素質教育要求,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一是注重主干知識,夯實學生發展基礎。根據課程標準,結合紙筆考試的實際情況,高考化學試題注重考查學科主干內容,同時探索對知識內容進行綜合考查。全國II卷第35題,不僅考查物質結構,還考查反應機理。全國III卷第36題,雖然屬于有機化學基礎試題,但是試題給出實驗數據,要求學生分析取代基大小對反應活性的影響。
二是注重學科特色,考查學科核心素養。基于學科特點,堅持素養導向,高考化學試題選取真實情境作為測試載體,考查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套全國卷的元素無機試題均取材于工業生產實際,考查學生闡釋催化反應機理、分析物質轉化流程、判斷適宜操作方法的能力。
三是注重難度調控,關心學生切身感受。在保證試卷總體區分度的前提下,為提高學生的感受度,提高學生答題的積極性,從3個方面合理科學調控試題難度:1)試題涉及的元素貼近學生學習實際,3套全國卷考查的大多數物質都是學生熟悉或者生活中常見的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2)改變有機化學試題的考查形式,如全國II卷第36題對同分異構體的考查,往年要求寫出同分異構體的數目,今年以選擇題的形式呈現;3)改變計算題的考查方式,今年化學計算題或只要求學生給出計算式,或以選擇題的形式呈現供學生選擇。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