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盟,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之红樱桃,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雨,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化學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學!化學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熱線:400-8383-509

杭州第二中學李樂天斬獲國際化學奧賽金牌!已保送北大,附獲獎感言

來源:杭州第二中學      2020-08-03
導讀:7月23日至29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遠程在線舉行的第52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IChO)中,來自全球60個國家和地區的240余名選手完成了本次競賽的所有考試。 本屆IChO共產生26枚金牌、50枚銀牌和37枚銅牌。中國代表隊不負眾望,古云天、李樂天、孫皓楠、張焯揚4名同學都取得了非常優秀的成績,共獲三金一銀。來自杭州二中的李樂天同學以總分排名第六的成績奪得金牌,主教練為陳鈞老師和方文斌老師。這是杭州二中獲得的12塊國際奧林匹克競賽金牌。

image.png

四位選手與部分領隊老師合影


中國代表隊獲佳績


古云天(金牌) 廣東省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李樂天(金牌) 浙江省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學

張焯揚(金牌) 河南省 鄭州外國語學校

孫皓楠(銀牌) 江西省 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image.png

李樂天與主教練陳鈞和方文斌合影

image.png

  李樂天,新高三學生,在第33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獲一等獎,以全國第2名入選集訓隊、國家隊,獲第52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獎,目前已保送北京大學。


獲獎感言


      非常榮幸能夠代表中國參加今年這次特殊的IChO。人們想到化學,總是聯系到各種各樣的污染。然而那已經是化學的昨日,明天的化學將是更精細化、綠色化,繼續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生活的學科。IChO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化學競賽,它總是憑借趣味的活動,向人們展示化學之美、化學之用。

      

      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的IChO被迫改為線上進行,同時也減少了許多活動。但是,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我們更可以看到化學對人類的重大意義。從檢測病毒到制取藥物,化學活躍在抗疫的方方面面。今年的IChO仍然用catalyzer雜志和趣味性的試題讓我們深入了解21世紀的化學。 


      我要向學校和老師們致以誠摯的感謝,沒有他們的教導與關懷,我無法走到今天這一步。也感謝化學會的老師們在比賽集訓期間為我們在生活、學術上提供的種種幫助!




主教練簡介


image.png

       陳鈞,副校長,長期從事化學競賽輔導和管理工作,多次被評為全國化學競賽優秀指導教師,金牌教練。2016年獲省化學會“化學基礎教育獎”。善于挖掘學生潛力,促成學生最大發展,成績斐然:培養學生獲得各級各類獎項逾900人次。125人次獲得全國高中化學競賽一等獎。在全國化學競賽決賽中,共取得18金8銀。2016年全國決賽以7金1銀位列全國第一,創造了浙江省的最佳紀錄。2014年,輔導的學生吳銳恒榮獲第46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2017年,輔導的學生林歡榮獲第49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


image.png

      方文斌,化學國際金牌主教練,師從國際金牌教練陳鈞老師,輔導的學生獲得省級以上獎項就達400人次以上,其中,67人次獲得全國高中化學競賽(省級賽區)一等獎。在全國化學競賽決賽中,共取得10金5銀,6人進入國家集訓隊,1人獲得國際化學奧林匹克金牌。


薪火相傳



      杭州二中國際奧林匹克學科競賽成績全省第一,在全國名列前茅,已獲得物理、化學、信息、生物四個學科的12枚金牌,其中國際化學奧賽金牌5枚。


image.png

      2000年,湯硯蔚榮獲第32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主教練:林肅浩。


image.png

      2010年,諸琪磊榮獲第42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主教練:張永久、朱文博。


image.png

      2014年,吳銳恒榮獲第46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主教練:陳鈞。



image.png

      2017年,林歡榮獲第49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主教練:陳鈞、方文斌。


image.png

      2020年,李樂天第52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主教練:陳鈞、方文斌。


不唯金牌而競賽

     

      杭州二中負責競賽管理的陳鈞副校長坦言:李樂天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一是自身確實很努力,二是得益于二中這樣的文化氛圍。二中的教育理念是因材施教,讓每個孩子都得到最大的發展,這是二中教育的本質和追求。


      隨著國家推出“強基計劃”,從事競賽輔導20多年的陳鈞也很感慨。政策的變化會讓過去的“競賽熱”降溫,有利于競賽回歸本源,“我們不是唯金牌而競賽,更多的是為這撥尖子生的長遠發展考慮,通過一輪輪向更高水平的學習發起沖擊,鍛煉他們的意志品質。所以未來的競賽大環境,功利色彩將減少,只有像李樂天這樣對學科癡迷、有永攀高峰勇氣的學生,才能走到最后。”


      同時陳鈞也強調,“強基計劃”形勢下,在重視高考的同時,學有余力,有創新潛質的孩子,如果能參與競賽,提升思維能力,會有更多的機會進入“強基計劃” ,受到名校青睞,進入名校成為國家未來的棟梁之材。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