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是領著孩子的家長,也會給孩子買一根當做零食。然而,大家在享受烤腸美味的同時,有沒有考慮過:
這2塊錢的烤腸里,有沒有肉?都是什么肉?
據在火腿腸公司工作的員工介紹,正規一點的廠家會用雞肉,一般主料是雞大胸、雞皮、鴨皮,然后就是主要增香物質——豬肉香精,紅曲紅色素,防腐劑,再者就是降低成本的填充劑——淀粉;
化學知識小貼士
豬肉香精
是一種豬肉風味,頭香型產品,脂香味濃,可增強產品香味和整體風味。一般用食用鹽、糖、谷氨基酸、玉米淀粉、氨基酸、呈味核苷酸二鈉、食用香料等組成。
紅曲紅色素
以粳米為原料提取的一種果膠,是一種聚酮類化合物,成本低,純度高,水溶性好。紅曲紅色素具有良好的著色性能和較強的抑菌作用,可替代亞硝酸鹽作為肉制品著色劑,已廣泛地應用于肉制品中。
紅曲色素與亞硝酸鹽的著色原理完全不同:亞硝酸鹽是與肌紅蛋白形成亞硝基肌紅蛋白,而紅曲色素是直接染色。
還有的廠家可能會用狐貍肉、貂肉等。因為這些肉來源于養殖場,養殖場只要毛皮,肉一般是免費的。所以黑心廠家為了降低成本,獲得最大的利潤,會使用這些肉。
有消費者可能會問了,這些肉跟家禽、家畜的肉味道肯定不一樣,能區分出來。實際上,只要里面加上豬肉香精,再敏感的感官都分辨不出來。甚至有些香腸中根本沒有任何肉類成分,是用一些植物蛋白及色素、香精等制成的。
街邊的烤腸機一開就是一天,烤腸中一些營養成分在高溫加熱過程被破壞,煎烤也會使肉制品中的致癌物增加。
烤腸為啥這么香?
家里燉肉、燒肉的時候,永遠都不會放香精,而且家里也沒有。街邊烤腸香氣特濃的,它都一定是會加香精、香料,味道都是人造香精、香料的味道。
加工肉制品吃多了對身體有害?
經常吃加工肉制品對身體到底有沒有危害?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經常吃加工肉制品會增加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患前列腺癌、胰腺癌等的風險也會增大。
香腸等加工肉制品食用量過高,會使死于心臟病的風險增加72%,死于癌癥的風險增加11%。
部分研究還提示,加工肉制品可能與乳腺癌的風險相關。
也就是說,和不常吃加工肉制品的人相比,常吃加工肉制品的人,有更大的機會患以上癌癥,特別是腸癌。
在香腸中還有一種物質不得不提,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是它對身體健康確實會造成威脅,那就是亞硝酸鹽。在香腸的加工中,亞硝酸鹽不得不添加,一方面會使肉制品顯得鮮嫩;另一方面作為防腐劑,防止肉毒梭菌產肉毒素,延長肉制品的保質期。
化學知識小貼士
亞硝酸鹽
一類無機化合物的總稱。主要指亞硝酸鈉(NaNO?)。亞硝酸鈉為白色至淡黃色粉末或顆粒狀,味微咸,易溶于水。
亞硝酸鹽具有防腐性,可與肉品中的肌紅素結合而更穩定,所以常在食品加工業作為發色劑和防腐劑。它有三方面的功能:1、使肉制品呈現一種漂亮的鮮紅色;2、使肉類具有獨特風味;3、能抑制有害的肉毒梭狀芽孢桿菌的繁殖和分泌毒素。
一般來說,食品級亞硝酸鈉只要含量在安全范圍內,不會對人產生危害。但若一次性攝入過量,或誤食了工業用亞硝酸鹽。就會造成人體組織缺氧,嚴重時甚至引起死亡。
有的人可能會問了,為什么不使用其他更健康的防腐劑呢?不幸的是,到目前為止,亞硝酸鹽是最有效的辦法。按照國家標準添加亞硝酸鹽一般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但是卻防不住小作坊過量使用。
有研究將每天攝入160克加工肉類或以上界定為“過量食用”;在食用加工肉制品的同時,適當吃些新鮮蔬果,可以降低患腸癌的風險。
所以,香腸等加工肉制品不是不能吃,而是不要經常吃、大量地吃。
提醒:街邊烤腸,慎吃!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