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盟,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之红樱桃,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雨,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化學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學!化學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熱線:400-8383-509

Nature Energy 中國科大在硒硫化銻太陽能電池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

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20-07-24
導讀: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濤教授、朱長飛教授團隊,與新南威爾士大學的Xiaojing Hao教授等合作,發展了水熱沉積法制備硒硫化銻(Sb2(S,Se)3)半導體薄膜材料并將其應用到太陽能電池中,實現了光電轉換效率10%的突破。該成果以“Hydrothermal deposition of antimony selenosulfide thin films enables solar cells with 10% efficiency”為題發表在Nature Energy。

image.png

硒硫化銻,其化學式為Sb2(S,Se)3,是近年來在光伏領域應用的一種新興光伏材料,其帶隙在1.1-1.7 eV范圍內可調,滿足最佳的太陽光譜匹配。同時,Sb2(S,Se)3具有較高的吸收系數,五百納米左右厚度的薄膜即能達到最佳吸收;因此,在超輕、便攜式發電器件方面也具有潛在的應用。

鑒于Sb2(S,Se)3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豐富元素儲量,光電轉換效率的進一步提升有望推進應用。本文發展的水熱沉積法在超臨界的狀態下水熱沉積過可以生成致密、平整且橫向元素分布均勻的光吸收薄膜,從而有利于載流子的傳輸,結合光吸收、陰陽離子比例的調控以及點缺陷的控制,最終實現了光電轉換效率的突破。從材料制備的角度來看,本文發展的水熱沉積法是一種簡便、低成本的薄膜制備方法。

Nature Energy審稿人給予該工作高度的評價,認為這是一個里程碑的效率(“This paper presents a landmark efficiencyvalue for Sb2(S,Se)3 solar cells breaking the 10% barrier”),為硒硫化銻太陽能電池的發展帶來新的曙光(“This achievement sheds new light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b2(S,Se)3 …”)。

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的博士后唐榮風、博士生王小敏和連偉濤。我校朱長飛教授、新南威爾士大學的Xiaojing Hao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濤教授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合作者還包括我校楊上峰教授、澳門大學邢貴川教授以及華東師范大學陳時友教授等。

該項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的支持。

文章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0-020-0652-3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