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地爆發蔓延、國際油價大幅波動、國際貿易局勢復雜等因素,均對我國化工行業帶來巨大沖擊,1月至4月石油和化工行業利潤同比降幅更是超八成。在行業不確定性陡升的情況下,石化產業企業風險管理訴求顯著增加。
多位參與6月18日“2020中國化工產業(期貨)大會”的專家表示,目前中國石化工業發展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局面,而期貨市場具有風險轉移和分散的天然屬性和優勢,是健全石化產品市場風險管理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業界積極使用衍生品工具,共同提升我國石化產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產業鏈遭遇巨大沖擊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油價自65美元/桶一度跌至負值水平、國際環境復雜的局勢等,國內石化企業均面臨不同程度的復工受阻、原料短缺、下游不振、庫存高企等困境,而由全球下游訂單減少,出口導向型企業亦受到沖擊。
“此次疫情的突發性、廣泛性,打亂了全球經濟運行和循環體系,給化工物流、人員流和供應鏈、產業鏈帶來了巨大沖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俊貴表示。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數據顯示,今年1月—4月,石油和化工行業增加值同比下降5.1%,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2.7%,利潤同比下降82.6%,進出口總額下降9.6%,主要化學品總產量下降1.6%。“這是中國石化工業發展史上從未有過的嚴峻局面。”趙俊貴表示。
3月份以來,國際油價持續走低,WTI原油期貨6月合約價格最高跌幅超過60%。受油價拖累,苯乙烯和乙二醇等石化產品一季度承壓下跌,而后隨著油價反彈,其價格也迎來觸底回升。
“對化工品絕對價格而言,油價是下游產品價格的決定性因素。”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所所長戴家權表示。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所的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國內化工價格指數與油價波動保持較強的一致性,相關性達0.7。在油價走勢較為平穩階段,比如2016年4月-2017年7月,二者相關性僅為0.26,2019年也僅為0.31。然而,在油價劇烈波動時期,二者相關度則高達九成以上。
石化行業三大發力點
盡管目前我國石化產業正面臨著嚴峻的形勢,但與會的多位專家表示,隨著疫情、油價等短期沖擊因素影響的消退,從長遠發展來看,仍看好未來行業發展前景。
“‘十四五’時期將是我國石化工業固本培元、建立具有國際競爭比較優勢的關鍵期,將是我國石化工業轉向自主創新、積累新技術優勢的關鍵期,將是我國石化工業探索區域協調發展、綠色發展新模式的關鍵期,也是我國石化工業探索與國際分工合作、與相關行業融合發展新模式的關鍵期。”趙俊貴表示。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信息和市場部主任祝昉表示:“目前中國正在由世界工廠向世界市場轉變,未來石化市場仍大有可為。”他認為,未來石油化工行業發展趨勢將會朝著四方面發展:一是下游需求將推動行業經濟體量保持持續、較快的增長;二是上下游相結合的煉化一體化發展格局將形成;三是以新型煤化工產業崛起而形成原料多元化格局;四是未來五年石化行業仍將保持較快擴張態勢。
基于行業發展趨勢的判斷,祝昉表示,未來行業有三個重點發展方向:其一,產業鏈要努力做到“穩鏈”“補鏈”“強鏈”;其二,產品要在差異化上下功夫,要更貼近終端市場;其三,跨界發展與金融與產業結合。
除了行業自身的發展之外,業內人士表示,跨界發展與金融產業融合也是需要關注的。“關于期貨如何與傳統產業結合,下游企業特別是實體產業該如何用好期貨未來仍然可期,這是全行業一個新的發展方向。”祝昉表示。
趙俊貴認為,期貨市場具有風險轉移和風險分散的天然屬性和優勢,是健全石化產品市場風險管理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引導期貨公司和期貨市場更好地防范風險服務實體經濟,有效銜接和拓展場外市場,共同提升我國石化產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和影響力,為建設石化強國而共同努力。
能化衍生品提質擴容
目前,我國化工衍生品種日益豐富,市場不斷發展完善。以大商所為例,2007年上市首個能化品種——LLDPE期貨,實現了從單一農產品交易所向綜合性交易所的轉變;2009年、2014年,又先后上市PVC、PP期貨,合成樹脂類衍生品種體系進一步完善;2018年、2019年,推出乙二醇、苯乙烯期貨,拓展液體化工品種板塊;今年3月,LPG期貨及期權同步上市,填補了國內氣體能源衍生品的空白;7月6日,LLDPE、PVC和PP期權也即將推出。
市場結構上,隨著近年來大商所積極面向化工產業開展產業大會、龍頭企業培訓、產融培育基地等各類培育活動,參與能化期貨交易的法人客戶數增長迅速。2019年,大商所能化產業法人客戶數已超過7000家,PVC、乙二醇等品種法人客戶持倉占比超過50%。
大商所工業品事業部總監王淑梅表示,目前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但市場依然面臨國內外供需不確定性,進出口貿易形勢不明朗,在行業整體擴產的大背景下,市場結構也將發生變化,這為期貨市場繼續增加產品和服務供給、促進合約規則完善和國際化發展等提出了要求。大商所將大力開發更多新品種新工具、推動已上市品種國際化,促進期現融合發展,深化服務能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王淑梅表示,下一步大商所將確保lldpe、PVC、PP期權平穩上市,研究開發純苯、LDPE等新品種。同時,鑒于我國化工品大量進口、國際化屬性強的特點,大商所將充分借鑒鐵礦石、原油等國際化方案,推動相關能化期貨引入境外投資者,支持和鼓勵更多合格的境外投資者參與國內商品期貨交易,服務全球產業。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