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河南省阻燃與功能材料工程實驗室,功能有機分子工程研究所朱俊彥博士開展的具孔道芳香螺旋基智能離子通道研究工作“Reversible Ligand-Gated Ion Channel via the Interconversion between Hollow Single Helix and Intertwined Double Helix”在化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發表(影響因子12.257)。
天然離子通道通過對外界刺激的響應實現離子可控、高效、選擇性地穿過細胞膜產生化學信號或電信號,從而調節多種生理現象,影響細胞生命。然而,利用化學合成體系來構建人工離子通道并復制天然離子通道的功能仍面臨巨大挑戰。受天然KcsA K+通道的啟發,朱俊彥博士精確設計了具有銅離子調控含孔道單螺旋和無孔道雙螺旋互變行為的芳香螺旋寡聚物,利用具孔道單螺旋自發形成的一維自組裝螺旋管,嵌入磷脂雙分子層,展現了高效、穩定的離子通道性能。隨后,通過銅離子配位與去配位誘導單雙螺旋結構互變進而導致的自組裝螺旋管的解組裝和重新組裝,實現了所設計離子通道的可逆關閉與打開。該工作首次利用單雙螺旋結構互變,構建了第一例原位配體門控的可逆仿生離子通道,研究結果對于理解天然離子通道的行為機制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也為開發在生物學和醫藥學領域具有潛在應用的智能仿生納米通道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我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白東亞為論文第一作者,朱俊彥博士為第一通訊作者,河南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
本研究工作受到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河南大學優青培育基金、河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優秀青年人才支持計劃等經費的資助,同時得到了化學化工學院和河南省阻燃與功能材料工程實驗室的大力支持。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1916755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