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學院疫情期間的重要學術活動,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系列“云”講座在2020年4月13日正式拉開帷幕,汪騁教授做首場“云”講座,任斌副院長主持。
任斌副院長首先分享了“云”講座的由來。他指出,立德樹人始終是學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學術交流則是人才培養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學院歷來十分重視學術講座,通過打造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積極營造良好的學術交流氛圍。通過將學術報告考核制度引入研究生培養過程、學術講座管理條例化制度化等多種方式,調動研究生參與學術交流的積極性,鼓勵支持師生間的學術交流與探討,形成了具有化院特色的學術交流模式。在疫情時期,學院借鑒在線授課的經驗,邀請了學校及學院各領域的優秀教師,開展一系列云講座,將講座從線下搬到線上,既是“停課不停學”的重要補充,也為老師同學們提供了疫情期間充分交流的機會和平臺。
![]() | ![]() |
任斌副院長主持云講座 | 汪騁教授報告 |
接下來,汪騁教授以“Two-Dimensional Metal-Organic Layers for Photo-driven Catalysis”為題,用生動風趣的語言深入淺出的介紹了他近年的研究進展,特別是他毫無保留地和大家分享了他最新尚未發表的研究成果。提問環節互動充分,氣氛熱烈。鄭蘭蓀院士特別趕到講座現場,全程聽取了汪騁教授報告,給與“云”講座巨大支持和鼓勵。本次云講座在線聽眾人數近300人,含本校、本院師生以及外校聽眾。參會者表示,相比于線下講座,云講座模式為不同學科、不同地點的聽眾提供了參加優秀報告的絕佳機會,也為促進科研合作的提供了契機。
報告現場
線上云講座(隨會系統平臺)
作為在線講座的有益嘗試,化學化工學院“云講座”得到了師生們的積極響應,學院以及學校各專業優秀學者們,將在復學前陸續為大家帶來精彩紛呈的“云講座”系列報告,用優質學術報告陪伴師生,真正實現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希望在促進學術交流的同時,推動學科發展和雙一流建設,使科研成果走出校園,讓學術融入社會。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