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盟,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之红樱桃,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雨,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化學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學!化學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熱線:400-8383-509

2020年高考可能會考這個知識點——什么是氣溶膠傳播

來源:肖培林      2020-02-10
導讀:2月8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衛健委發布關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暫命名的通知,統一稱謂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英文簡稱為“NCP”。衛生防疫專家強調,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冠肺炎(NCP)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一時間大家對氣溶膠傳播不太理解,都在問氣溶膠是什么。我在這里給大家拙解一二,望不對之處共同探討。

1.什么是氣溶膠?

氣溶膠就是膠體分散系的一種。

2.什么是分散系?

把一種或幾種分散質均勻分散到分散劑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分散系。

例如:把氯化鈉溶解到水中形成的氯化鈉溶液就是分散系。其中氯化鈉是分散質,水就是分散劑。冠狀病毒進入空氣中,形成分散系。冠狀病毒就是分散質,空氣就是分散劑。

3.分散系可以根據分散質微粒直徑大小劃分。

溶液:分散質微粒直徑小于1nm110-9m)所形成的分散系。例如酒精溶液。

膠體:分散質微粒直徑介于1nm~100nm(1X10-9~110-7m)所形成的分散系。例如氣溶膠。

濁液:分散質微粒直徑大于100nm(1X10-7m)所形成的分散系。例如飛沫,黃河水等。

4.膠體的劃分。

膠體可分為:

液溶膠:微粒直徑介于1nm~100nm(1X10-9~110-7m)的膠體顆粒分散到液體溶劑中形成的膠體叫液溶膠。例如雞蛋清、FeOH3 AⅠ(OH3等膠體。

氣溶膠:微粒直徑介于1nm~100nm(1X10-9~1Ⅹ10-7m)的膠體顆粒分散到氣體中形成的膠體叫氣溶膠。例如:煙、霧、云和一部分霾等都是氣溶膠。

固溶膠:微粒直徑介于1nm~100nm(1X10-9~1Ⅹ10-7m)的固體或液體膠體顆粒分散到固體中形成的膠體叫固溶膠。例如:某些合金、有色玻璃等。

5. 由于冠狀病毒顆粒的直徑60200nm,平均直徑為100nm左右,符合氣溶膠分散質直徑,所以冠狀病毒漂浮在空氣中形成膠體就是氣溶膠。

氣溶膠的性質比較穩定,不易沉降,能浮能飄,有一定的吸附性。

例如:用碘化銀(AgI)進行人工降雨,就是利用了碘化銀(AgI)擴散到大氣中形成氣溶膠,利用吸附性吸咐大氣中水蒸汽引起水分子大量聚集而沉降,所以雨就下來了。

越小的顆粒,空氣的粘性作用就越明顯。納米級的顆粒在空氣中像是芝麻撒在蜂蜜里,幾乎不下沉。定量來說,靜止空氣中同一高度的小顆粒停留時間跟其表面積成反比。對于微米級的顆粒,在靜止空氣中沉降時間為1小時以上。而環境中總有風吹草動,于是這些顆粒幾乎永遠不會沉降,始終停留和飄浮在空氣中。這也是為什么抽煙的人可能早已經消失不見,但余味還久久不散。這就是為什么人在不接觸其他人的情況下,也會發生感染。就是因為人體吸入帶有冠狀病毒的氣溶膠后會導致感染。

6. 呼吸、咳嗽、說話、吐痰、嘔吐、大小便(水沖洗)等,都可產生氣溶膠。

醫學檢驗實驗室等人員在接觸患者的血液、尿液、糞便等樣本時可產生氣溶膠。

7. 含有新冠病毒的飛沫核尺寸就在亞微米到微米的范圍,與煙草燃燒后的顆粒尺度類似。因此,飛沫核在空氣中可以懸浮很久,并且在空氣中湍流的推波助瀾下漂移到遠方。飛沫核中的冠狀病毒有蛋白質膜殼的保護可能在相當長的時間保持活性。若是被人吸入體內,就有可能導致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8. “糞口傳播” 的含義。

"糞口傳播"主要可能是通過氣溶膠和呼吸傳播。

這是因為與呼吸活動類似,排泄活動也可以產生氣溶膠。排泄活動也是牽扯到軟物質和復雜流體(液體和氣體)的力學過程,這些過程甚至可能比較劇烈,因此產生氣溶膠是也很自然的。

9氣溶膠的傳播距離之遠可能超過我們的想象。一個相關的研究證據是澳大利亞昆士蘭地區涉及437個馬場的馬流感傳播事件。這些馬場間距平均距離約為1公里,最遠達13公里。馬流感開始時,隔離政策的宣傳和執行都很到位,沒有馬與馬的近距離直接接觸,但仍發現很多馬被感染。原來,感染區域與風向也密切相關!這些證據說明馬流感在氣溶膠模式在固定風向的作用下可能具備公里級的超長距離的傳播能力。中國部分城市人口密度極高,因此具有長距離傳播能力的氣溶膠不容忽視。

不過也不必過分擔心,冠狀病毒在空氣中存活時間是有限的。再加上我們隨時戴好口罩,就可以盡可防止感染。所以,戴口罩是我們99.999%的人的選擇。

醫護人員所戴口罩一定要N95或者相當等級的,主要要防止1微米大小的氣溶膠透過。這樣才能做到萬無一失。

10所以預防冠狀病毒新型肺炎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針對氣溶膠傳播等這些傳播途徑,我們廣大群眾一定要注意防范聚集性疫情的發生,要提高家庭聚集性疫情防控意識,居家防疫要做到個要

一要盡可能不外出活動。少一個走動,就少一條病毒傳播的鏈條。

實在需要外出時一定要戴好口罩,做好防護。現在的口罩外層吸附能力都是比較強大的,所以我們說不同類型的口罩能擋住110微米以上的顆粒,那指的是絕對抵擋,而不是概率性的抵擋。(記得關注標題下方公眾號:化學加)

因為正常人一個噴嚏下去,數以億計的病毒被呼吸道強勁的壓力噴射出來,大于100微米的飛沫很快就落在1-3米的距離內,而氣溶膠卻可以飄散在9-10米內的空氣中。

二要取消一切社會活動聚集和家庭、朋友聚會及其他聚會;最近出現的聚集性傳播案例越來越多,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因為聚會可以同時存在三種傳播方式。

三要常開窗,多通風,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陽光、紫外線、氧氣可以起到一定的滅菌作用。

四要做好日常家庭消毒:對門把手、桌椅、馬桶坐墊等重點部位用75%乙醇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還要注意電梯按鈕和公共場所的拉手以及公交車地鐵的空間整體消毒;疫情較重的城市用炮霧車對公共空間進行大面積消毒,就是一種比較好的辦法。城市灑水車也可以加入消毒劑進行地面殺菌。這樣水、陸、空主.體化消毒,也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五要講究個人衛生:飯前便后用流動的水、肥皂或者洗手液來洗手,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手肘彎曲遮掩口鼻,紙巾不能隨便亂扔!千萬不可以隨地吐痰,這個動作比拉大便都臟。

六要避免空氣傳播和接觸傳播:家庭成員要避免接觸可疑癥狀者身體分泌物,不要共用個人生活用品;就餐時,公筷分餐,快進食,少說話,相互交流不宜近,避免握手和擁抱,拱手微笑講禮儀;

七要嚴格做好居家隔離:外來返回人員要配合相關調查,準確報告實情、主動接受隔離,因為你很可能就是一條傳播鏈;需要居家隔離、觀察的,應盡量與家人分住所居住,條件有限的,要分房間居住,單間隔離,同屋居住的全部家庭成員都要時刻戴好口罩;

八要密切關注家庭成員健康狀況,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應自覺避免接觸他人,佩戴好口罩后盡快到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全力配合治療。

九要注意各種消毒劑的使用方法和說明,不要因為消毒防控又引起其他事故的發生。

十要牢記“在戰略上藐視,在戰術上重視”的斗爭原則,不必太恐慌,也不必太緊張。要有強大的信念,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同時還要嚴格遵守上述幾點要求。這樣,我們再聚再歡慶的日子就為時不遠了!


敲黑板:今年高考可能要考的知識點就是

—— 膠體及其性質



本文作者:門雙十中學 肖培林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