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龍頭企業再次站在臺前成主角。
自2018年三季度開始,受到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及部分子行業新增產能開始釋放的因素影響,行業景氣開始下行,產品價格和企業盈利逐步走低,已經進入底部區域。
受到環保壓力影響,不少中小化工企業停產停工,近期行業逐步抬升,行業反彈。在大環境的影響之下,化工企業出現虧損。
2015年被視為化工企業最為艱難的一年,當時,有的化工企業甚至已經發不出工資。不少企業成為“虧損王”,扭虧并不輕松。
面對我國化工產品部分產品產能過剩,積極進行產品去產能及產品結構調整。有市場潛力的化工產品成為市場的選擇。
隨著我國對環境保護要求越來越高,推動化工產業的不斷升級。化工企業的生產需要符合國家環保要求,在近兩年嚴格的環保督查要求下,化工企業加快向可持續、綠色、環保產品轉型,大力投入研發、排放治理。
國盛證券分析師孫琦祥認為,經歷去產能后,具有研發型創新企業大有可為。化工行業已經進入到馬太效應的階段,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優秀白馬公司即使在行業景氣的中低位也能有規模性的現金凈流入支撐中長期的持續成長,同時依靠產業鏈延伸一體化、市場及技術的相關多元化,持續的擴大其競爭優勢。
國盛證券分析師王席鑫建議,投資者要持續關注化工行業中核心優勢突出、公司治理優秀、競爭力版圖持續擴大的成長性白馬龍頭公司。
王席鑫認為,化工行業核心盈利能力的變化將從原來看行業供需景氣,逐步演變成看企業成本能力和定價能力。以往化工周期分析往往聚焦于行業貝塔,挑出景氣向上的行業,買入彈性最大的公司,現在和未來化工的周期分析聚焦公司,關注成本能不斷下降、定價能力不斷提升的行業龍頭。
孫琦祥表示,目前化工作為中游行業,下游需求覆蓋衣食住行等領域。從各需求子行業來看,其中汽車產銷量下滑幅度收窄,冰箱產銷量有所回升,地產韌性較強,布和紗產量進一步下滑的幅度有限,整體來看化工下游需求邊際上將有所改善。另一方面,化工市場迎來新一輪的投資熱潮。孫琦祥介紹,在化工產業快速發展的情況下,企業融資也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一環,近兩年我國化工企業積極擁抱資本市場,上市后的化工企業,利用募集的資金進行產業擴建,推動了我國化工產業的穩步發展。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