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驅動力,能源與化學具有天然的聯系,能量的轉換、存儲及傳輸均與化學密切相關。能源化學是全世界高度關注的科技前沿,衍生出巨大的能源產業。本次會議圍繞能源轉化與催化、能源存儲與材料、MOFs及納米化學、碳基能源材料、二維材料等主題展開深入交流。著名學者及科研新秀為大家奉獻7個大會報告,2個‘Elsevier-EnergyChem青年科學家獎’獲獎報告,34個主題報告,109個邀請報告,32個口頭報告及61個墻報。
這種多元的交流方式為不同的參會人員提供了適合其學習、交流、展示的舞臺。在7個大會報告中,清華大學李亞棟院士論述了單原子催化工業化的機遇與挑戰;中科院化學所李玉良院士暢談了石墨炔在新興電化學能源中的應用;中國科技大學的俞書宏院士展示了無機納米線和異質結構的可控合成及能量轉換方面的最新進展;南京大學張志炳教授介紹了微界面強化反應新技術及其在化工應用中的巨大空間;復旦大學趙東元院士完美展示了多級結構功能介孔材料的界面組裝科學與藝術;上海大學張久俊教授(加拿大院士)回顧和展望了燃料電池關健技術與非碳支持體催化劑;中科院化學所宋延林研究員展示了新一代綠色印刷的廣闊應用及鈣鈦礦光電器件研究新進展。
在閉幕式上,胡征教授還宣布了由遴選委員會評選產生的Elsevier-EnergyChem青年科學家獎獲獎人,分別是北京大學的郭少軍教授和南京大學的朱嘉教授,并由趙東元院士為兩位獲獎人頒獎。兩位教授還分別做了獲獎人報告。大會還評選出了10個優秀墻報并頒獎。會議贏得了與會專家學者的廣泛好評。
第三屆全國能源化學學術大會將于2020年12月25-28日在北京大學舉行。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