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利用CO/CH3I熱處理,可實現活性炭高負載量(5 wt.% )的Rh,Ir,Pt,Pd,Ru和Ag等貴金屬納米顆粒的單原子級分散。與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姜政研究員、嘉興學院林祥松副教授合作,深入研究了Rh納米顆粒的分散過程和分散機理,發現在CO/CH3I作用下,該Rh納米顆粒會自發逐漸分散為Rh(CO)2I3(O–AC)的單核絡合物以及少量的Rh(CO)I4(O–AC)。
負載型貴金屬催化劑廣泛應用于各種多相催化反應中。然而,由于中毒、積碳和燒結等原因,經常會導致金屬納米顆粒(NPs)失活,其中NPs通過奧斯特瓦爾德的熟化過程發生聚集是其失活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人員開發了許多通過分散貴金屬NPs來逆轉燒結過程的方法,比如氧化還原法、氯化法、氧氯化法、鹵代烴熱處理法等。但目前的方法操作條件通常比較苛刻,對大多數貴金屬缺乏通用而簡單的分散方法,由于奧斯特瓦爾德熟化效應的限制,分散的程度普遍不夠高。
本研究以Rh為例發現,適當的溫度、CO/CH3I和含氧官能團對Rh納米顆粒的完全單分散至關重要。相同條件下,單獨的CO或CH3I,或較低的溫度,或失去表面氧官能團的活性炭載體都不能實現單原子級分散。研究發現CH3I會在金屬納米顆粒表面均裂產生碘自由基(I·),I·和CO協同作用可促進Rh納米顆粒表面金屬原子間的Rh-Rh鍵斷裂和Rh(CO)xIy(O–AC)的形成,從而實現Rh納米顆粒的逐漸減小和逐步分散,載體表面的氧官能團為分散后的Rh單核絡合物提供錨定位點。
相關成果發表于《自然-通訊》上。該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項目的資助。這也是獻禮大連化物所七十周年所慶的文章之一。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