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數據分析,本次中國內地共有276所高校具有ESI前1%學科,其中198所大學具有2個及以上ESI前1%學科,ESI只對具有前1%學科的大學進行排名,本次我校以2個學科首次榮登ESI大學排行榜,目前湖南省有5所省屬高校具有2個及以上的ESI前1%學科。除工程學、化學學科取得突破性進展之外,我校計算機、材料科學等學科ESI前1%的接近值一直在穩步提高,表明我校學科整體實力在不斷增強,國際學術影響力在不斷提升。
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學科建設,尤其是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學校以學科建設為引領,突出頂層設計,通過政策引導,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不斷提高學校學科學術影響。2018年以來,圍繞如何提高學校國際學術影響力,學校相繼出臺《湖南科技大學提升國際學術影響力行動計劃》《湖南科技大學提升國際學術影響力行動計劃實施工作方案》等文件,鼓勵學院、學科和教師緊跟學科學術研究熱點和前沿,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激勵教師發表高水平論文,提高教師學術水平,不斷提升學校學科實力和學術影響,全面推進我校特色鮮明高水平綜合性大學建設進程。
據悉,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是當今世界范圍內普遍用以評價學術機構和大學的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的重要指標。2015年10月,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標志著“雙一流”建設開始全面啟動。ESI已作為“雙一流”評價的重要參考依據。《湖南全面推進一流大學與一流學科建設實施方案》在建設目標中明確提出了到2020年40個左右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2030年50個左右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2050年60個左右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
新聞鏈接:
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是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是基于科睿唯安(原湯森路透)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錄的全球11000多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數據庫。ESI對全球所有高校及科研機構的SCIE、SSCI庫中近11年的論文數據進行統計,按被引頻次的高低確定出衡量研究績效的閾值,分別排出居世界前1%的研究機構、科學家、研究論文,居世界前50%的國家/地區和居前0.1%的熱點論文。ESI針對22個專業領域,通過論文數、論文被引頻次、論文篇均被引頻次、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和前沿論文等6大指標,從各個角度對國家/地區科研水平、機構學術聲譽、科學家學術影響力以及期刊學術水平進行全面衡量。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