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4TPA-BQ用于時間依賴性光動力治療示意圖(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
近年來,光動力治療(PDT)已成為對抗病原菌的一種有前途的方法,同時也是治療癌癥的一種強有力的臨床方案。PDT利用光敏劑(PS)使得內源性分子氧在光照下產生破壞性單線態氧或其它活性氧(ROS)。因此,結合PS和光照射的優點,PDT與傳統治療方式相比具有非侵襲性、無耐藥性、低細胞毒性、選擇性靶向、時空精確性和協同效應等顯著優勢。熒光引導PDT (FL-PDT)以其獨特的實時監測優勢在PDT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PS是FL-PDT的關鍵成分,對治療效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然而,大多數傳統的有機PS在生物系統中都遇到了聚集熒光淬滅(ACQ)的問題,導致熒光弱和ROS生成率低。幸運的是,聚合誘導發射(AIE)現象的發現提供了一個方便的解決方案。與ACQ發光體不同,AIE發光材料在稀溶液中發射能力較弱。但是,由于分子內運動(RIM)的限制機制,它們在聚集狀態下表現出較強的發射和ROS生成。因此,基于AIE的PS在PDT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不改變PS的分子結構的情況下僅微調外部環境來實現靶標調整。受anion-π+相互作用啟發,唐本忠、王建國團隊開發了一種基于AIE的PS(4TPA-BQ),實現了只改變單個PS外部環境就可以靶標調整。
作者以4,4'-(1,2-ethynediyl) bis[N,N-diphenylbenzenamine] 為原料,通過Sonogashira 偶聯反應一步合成4TPA-BQ。在合成4TPA-BQ之后,分析了各種溶劑對4TPA-BQ發光的影響。為了深入了解4TPA-BQ的AIE特征,作者通過緩慢蒸發得到了4TPA-BQ在氯仿/己烷混合物中的單晶。對單晶的分析結果顯示: 六氟磷酸陰離子的氟原子和帶正電的苯并喹啉核之間的anion-π+相互作用距離為3.063 ?,能量為-61.68 kJ/mol。這阻礙了晶體中發生π-π堆積,從而避免熒光淬滅。此外,在晶格中還發現了F-H相互作用的分子內氫鍵和分子間氫鍵,有效地限制了苯環的旋轉,從而使晶格結構被固定。TPA基團和苯并喹啉核之間存在較大的二面角,這避免了不利于發光的π-π相互作用。以上結果表明,因此,anion-π+相互作用與高度扭曲的分子構象有利于4TPA-BQ的AIE特征。
作者在論證了anion-π+相互作用對4TPA-BQ 的AIE性質的影響之后,接著深入研究了4TPA-BQ產生單線態氧的能力。他們將N, N’-di(2,3-dihydroxypropyl)-9,10-anthracenedipropanamide (DHPA)作為單線態氧指示劑,分別測試了DHAP在單一溶液和4TPA-BQ聚集液中的紫外吸收,同時還與另外兩種已經用于PDT的PS(Ce6和RB)對比。結果表明在4TPA-BQ溶液中,DHAP劇烈含量下降,且比在 Ce6和RB溶液中下降得多。這說明4TPA-BQ不僅可以產生單線態氧而且產生效率高。除此之外,他們還通過其他實驗進一步證明了4TPA-BQ產生單線態氧的能力十分優秀。
圖4.不同光敏劑溶液中DHAP的相對吸收及分解率(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
4TPA-BQ通過聚集誘導發光產生單線態氧得到證實后,作者研究了4TPA-BQ對細菌和腫瘤細胞的靶向性及清除效果。作者預想4TPA-BQ表面有正電荷,,可以通過靜電相互作用靶向到細胞和細菌。共聚焦圖像表明,4TPA-BQ對細菌有熒光信號而對正常細胞沒有信號,這證明了4TPA-BQ的靶向性。
受到靶向性的鼓舞,作者進一步研究4TPA-BQ的抗菌能力和細胞毒性。數據顯示,4TPA-BQ殺菌能力極強,對耐藥菌也有70%的清除作用,而對正常細胞幾乎沒有毒性。作者還將正常細胞和細菌一同孵育獲取共聚焦圖像,圖像進一步證明了4TPA-BQ可以區分細菌和正常細胞,并殺死細菌。在體外研究結果的基礎上,作者對4TPA-BQ在體內的細菌清除作用進行了評價。體內實驗成功證明4TPA-BQ在白光照射下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可顯著促進創面愈合過程。
作者研究發現與正常細胞相比,在HeLa細胞中4TPA-BQ的熒光更強更明顯。通過控制4TPA-BQ與細胞的孵育時間,作者發現孵育12 h,4TPA-BQ可通過PDT過程清除癌細胞,對正常細胞無明顯毒性。
圖7. 孵育12 h對腫瘤的清除情況(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
總結:唐本忠院士和內蒙古大學王建國教授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光敏劑。該光敏劑是基于聚集誘導發光設計的,并且通過靜電吸引與疏水效應的協同作用實現靶向性。首次實現了只改變外部條件,單個光敏劑就可對多靶標進行光動力治療。
撰稿人:犟子柳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