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盟,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之红樱桃,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雨,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化學加-六摩爾!客服熱線:186-7688-2001

響水爆炸事故后我們該去向何方?

來源:穩然學堂      2019-03-28
導讀:江蘇響水天嘉宜公司“3?21”爆炸事故造成了70多人不幸死亡,國家領導人高度關注,甚至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在聯合國官博上發表聲明,對這起事故導致大量人員傷亡深感悲傷。

這起事故的原因還在調查中,它會留給我們什么呢?是幾十個家庭的悲傷,抑或是若干人鋃鐺入獄,或者是再來一波安全大檢查?如果只是停留在這些層面,我們還會有下一起“響水爆炸”,甚至可能每年或者隔幾年就會遇到一次。


在2007年的一次論壇上,有人問我中國化工安全的前景如何,我說不太樂觀,可能每年都會遇到災難性的大事故。理由是我們的化工產業規模已經是世界第一,但我們國家整體的化工安全管理理念和技術水平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完全杜絕大事故的愿望可以理解,但實際上目前階段很難做到(過去幾年我們發生了好多次大的事故)。

 

image.png


政府包括高層領導人重視安全和抓安全的決心和力度可謂前所未有,似已使出了渾身解數,但為什么這樣的災難性事故沒有杜絕呢?很多人都在尋找答案。我認為目前化工行業的安全狀況和存在的問題不是出在某個點上,而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也是行業長期以來安全管理基礎薄弱跟不上快速發展的結果。安全生產本身涉及復雜的管理和技術,它是一門科學,但我們卻很容易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窘境。

 

天津8.12爆炸事故后,大家的反應是“震驚”,真心期望這次事故能讓我們(政府、協會、咨詢服務機構、高校和生產企業)痛定思痛,找出科學監管和企業有效運營的途徑,避免類似的事故。相信不過多久,很多機構會組織研討,很多專家也會建言獻策。我在這里先拋磚引玉談一點粗淺的看法。分成三篇,分別從政府(第1篇),行業協會、咨詢服務機構、高校(第2篇)和生產企業(第3篇)的視角來探討該如何防止化工行業災難性的事故。

 

這是第一篇,政府篇。


從這幾年國家領導人的批示、不斷推出的各種法規以及各級政府官員所面臨的壓力,政府對生產安全的重視不言而喻,也可謂殫精竭力了。而且,似乎政府的招數都快用盡了,化工行業的安全狀況卻仍不盡人意(客觀地說進步有目共睹!)。

 

一、安全檢查不能替代系統性的安全管理


政府很焦慮,各種安全檢查一輪接著一輪,重大活動期間尤甚,但為什么沒有預期的效果呢?


試設想一下,政府組織幾名專家到工廠走馬觀花看上一圈就能看出問題,就能開出靈丹妙藥嗎?我們做專業工作的人都知道,對于化工這樣復雜的系統,任憑你經驗多少、水平多高,走馬觀花最多看到一些表面的問題,譬如靜電接地沒有做好、某處化學品擺放不合適、標志標識缺失、安全距離不夠、員工沒有佩戴防護用品和消防設施配備不足等等。把全世界最高水平的專家請來,走馬觀花一遍,結果也大致會是如此。

 

我去過一家大型化工企業,當地安監人員每周來工廠檢查三、四次,工廠相關的管理人員本職工作都不做了,純粹在應付檢查,可以說是疲于應付。當地安監人員的出發點肯定是好的,擔心企業出事故,工作也非常認真和仔細。但零星檢查的作用其實是非常有限的,這次發生事故的天嘉宜化工廠,一定也經歷過數不清的安全檢查。


不是說不要安全檢查,必要的安全檢查也是監管的環節,但要對安全檢查的頻次、范圍和深度做科學的安排。從政府到機構,我們要明白:安全管理的執行過程必須由企業自身來完成,安全檢查和碎片化的隱患查找有一些幫助,但不能替代系統性的安全管理。


 

二、對政府工作的建議


目前,政府部門在安全管理這件事情上很焦急,甚至恨不得替企業把安全都管了。政府的想法和出發點是好的,但還是應該把更多管理的空間交給企業自己。那么,政府到底該怎么做呢?我本沒有資格來談論這個問題,斗膽建言,在安全管理這件事情上,政府的主要職責是構建法規標準、科學監管、為企業提供指導以及引導規范社會資源參與安全服務。

 

目前形勢逼人,當務之急是政府要做好幾個方面的工作(探究之言僅供參考),一是完善安全相關的法規和標準;二是探索和實施科學的監管;三是促進專業人才的培養;四是善用和規范社會資源,堅決剔除形式主義。

 

1、完善安全相關的規范和標準


我們國家與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很多,模糊的地方也很多。企業和從業者搞清楚法規要求是最基本的,但從國家層面,政府應該梳理已有的與安全相關的法規,使之根據完善和系統化,這樣也有利于立法的規劃。


目前,在基層使用法規和標準的時候,模棱兩可的地方比較多,經常有專家在微信群里爭論該如何做才合規(企業里的人就更難把握尺度了),為什么出現這種情況呢?因為規范和標準中有些地方不夠具體,而對于我們當前所處的這個發展階段,有時候明確具體的規定是必要的,國家可以把規范和標準寫得更加詳細一點,也可以補充相關的解釋細則,這樣對于基層的執行會很有幫助。

 

我們很多標準就是寥寥幾頁紙,對比一下歐美頒布的標準,人家的很多像是一本教科書。不是說我們也要寫成一本教科書,但是要盡可能詳細到便于執行和落實。我們安全相關規范和標準的內容和質量還有很多提升的空間,政府可以發揮社會的力量來完善法規和標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體制內的專家,在國內的跨國化工企業里也有很多專家,他們了解國際上良好的管理實踐,而且有豐富的實干經驗,他們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吸收他們加入會有助于提升安全標準的編寫質量。

 

規范和標準一方面是給企業參考,另一方面是監管的依據。它們的完善是一個長期的持續過程,是整個行業發展的基礎,也是必經的過程。

 

除了規范標準,國家也可以組織專家緊貼規范和標準的要求編寫相關的實施指南。現在我們很多企業也逐步認識到了安全的重要性,但是不知道如何著手去做,尤其是許多中小企業在安全工程技術方面能力較欠缺。在一些中小化工企業,不少處于中堅力量的管理人員(管生產和管安全的中層管理者)缺乏足夠的安全管理經驗和技術知識,譬如,分不清靜電釋放類型和控制措施、對粉塵爆炸的機理和預防措施缺少理解、大部分人都沒有開管作業許可這樣的概念。如果有相關的指南,對于他們會是很大的幫助。 

 

2、探索和實施科學的監管


如何做好監管?需要政府進一步研究和探討。但我們必須明白,運動式的粗淺的安全檢查方式不應該是監管的主旋律。


我們或許可以探討和研究歐美合規監管的經驗。“政府-保險公司-企業“這樣的間接監管模式也值得探究。

監管是太復雜的議題,因為缺少這方面的經驗就不多談了。

 

3、促進專業人才的培養。


專業人才缺乏是導致化工行業安全工作搞不上去的關鍵因素之一,也是很難短時間補足的短板。無論是在政府監管部門還是在企業里,我們都缺少安全管理和安全技術專業人才(好的專業人才有,但還太少了)。政府目前嘗試通過聘請社會上的專家參與安全監督管理,但是如果社會上也缺少這方面的人才,我們就必須下大力氣培養,國家要有相關政策來引導。

 

如何在短時間培養出一批勝任的安全管理和技術專業人才呢?


長期看,國家層面需要建立這方面人才的培育計劃,從大學教育就要開始,我在第2篇中會談到大學教育的問題。


短期看,為了解燃眉之急,國家或省級可以組織專家培訓班,給基層專家安排系統性的學習,幫助他們提升水平。國家可以出資開發系列的培訓課程,從社會上招募經驗豐富的優秀專家來做講師,如果每個省每年幫助100名專家獲得提升,對行業的推動會非常大。


參加專家培訓班的人可以是來自政府監管部門、專業服務機構或企業。這樣的培訓學習應該是系統性的,不能是2-3天的走過場,取一個什么證了事,累積20天左右的培訓或許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講師必須接地氣,有實際管理經驗在招募講師時,不要局限于體制內的人才。我們國家開放了幾十年,有些大國企做得不錯,很多跨國企業在中國的合資或獨資企業也培養了很多資深的安全管理人才,這些人才是很寶貴的。但目前還沒有充分利用好,他們在屬于自己的圈子里,沒有融入整個行業,結果我們國家在安全管理領域呈現了兩種差別很大的做法,一是體制內企業的做法,一是跨國企業的做法。


國家可以通過政策引導,讓這些跨國企業的“局外人”發揮更多作用,他們能像催化劑,起到一定的引領和促進作用。一種可喜的現象是目前一些民營企業開始聘請有跨國企業安全管理經驗的專業人才來管理安全。

 

4、善用和規范社會資源,堅決剔除形式主義


形式主義非常害人,而在安全管理過程中的形式主義則會要了人的命。


譬如,政府推行的安全標準化體系,如果把每個要素真正做好,落到實處,安全管理水平一定是會上臺階的。但是,在實際上普遍存在企業埋頭做文件、專家審核看文件的“表面文章“,工廠的實際管理與文件是兩碼事。文件做得再漂亮,現場沒有變化,對預防事故沒有任何好處,該出事故還是會出事故。這種狀況與安全標準化的初衷背道而馳。


又譬如,政府要求為危險工藝裝置開展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HAZOP分析)。HAZOP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對于企業實現化工過程安全至關重要!西方的化工企業經過幾十年的摸索和應用已經說明了這一點,但我們很多企業還沒有理解它的重要性,一些服務機構不專業或不負責任,明明需要2-3周的工作,2-3天就完成了;更有甚者,有些機構(希望是少數)在開展HAZOP分析服務時,根本不與企業技術人員開會討論,自己拿資料回去隨便編一份報告了事,結果企業對政府交了差,機構賺了錢,皆大歡喜。這種走過場的做法,等于是把炸彈留在工藝系統里,這么做發生事故只是時間問題。真心為這些企業感到可惜,他們錯過了以最小代價消除事故的良機,而少數無良的機構雖然賺了錢,事實上成了事故的幫兇!

 

上面這些情況相信很多人也都清楚或有同感,我原本也懶得講,但響水事故幾十條鮮活的生命在敲擊著我們每個人內心的良知,我們需要正視問題,才能有解。


安全管理是一門科學,形式主義是自欺欺人,不按科學規律辦事受到事故懲罰只是時間問題。希望政府下決心設法剔除形式主義。

 

目前,政府也逐步把一些工作下放給社會(行業協會、研究單位和咨詢機構等等)。政府充分利用社會上的資源是一種趨勢,但目前好的資源還比較有限,一些體制外的專業技術咨詢機構還處在邊緣化的地帶,政府可以引導這些社會資源投入到化工安全領域。


在美國,美國化學工程師協會旗下的化工過程安全中心(CCPS)、美國國家防火協會(NFPA)和美國石油協會(API),以及美國多如牛毛的專業咨詢公司,它們對美國的化工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國的化工廠也出事故,但總體上比我們要好一些)。

 

當前,國內很多與化工安全相關的協會比較活躍,有些在竭盡所能給企業提供好的服務和支援(譬如醫藥工業協會的EHS管理協會、浙江省化學品安全協會等等),但協會可以發揮作用的空間還很大;而且魚目混珠者亦有之。政府可以支持行業協會發揮引領作用,他們可以成為一股重要的支撐力量。但同時要加強指導和規范,防范出現掛牌營私的行為。

 

政府自有頂層設計和管理智慧。本文算是個人感言,拋磚引玉吧……

 


來源: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 “穩然學堂”(ID:wenranxuetang),作者:粟鎮宇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