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
環化反應和環加成反應在化學合成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被廣泛用于構建環狀化合物。乙烯、乙炔以及三鹵乙烯已被成功的用作C2單元用以構建中小型環狀化合物(圖1a)。但由于這些底物的形態、毒性以及反應條件苛刻,限制了它們作為C2環化單元合成環狀化合物的研究。
乙腈因其含量豐富、成本低、毒性小等優點,已被廣泛用作實驗室和工業中的常用溶劑。此外,其固有的腈基和相對活潑的α-C(sp3)-H鍵使其在化學轉化中成為一種很有價值的反應物。例如,乙腈的[4+2]/[2+2+2]環加成反應已被用于構建含氮環狀化合物(圖1b)。然而,由于沒有所需的不飽和碳碳雙鍵,乙腈的兩個碳原子作為C2環化單元的環加成反應仍然是未知和具有挑戰性的。并且,C≡N三鍵的潛在競爭環加成也限制了其作為C2環化單元的可能性。
圖1:C2單元的環化反應(來源:Angew. Chem. Int. Ed.)
在本文中,作者報道了在溫和反應條件下乙腈作為C2單元的[2+2]環加成反應,該方法無過渡金屬參與,在三氟甲磺酸酐(Tf2O)介導下進行,不飽和C=C雙鍵是通過原位生成的。通過改變反應條件可以分別得到環丁烯酮和環丁烯亞胺產物(圖1c)。
作者選用1a和乙腈為模板底物,對[2+2]環化反應進行了優化。最初選用(PPh3)AuCl作為催化劑活化炔烴,在Tf2O作為添加劑時,成功發生環加成反應,得到環丁烯酮2a和環丁烯亞胺3a的混合物。而使用其他催化劑如Pd(OAc)2和Cu(OTf)2,或者用TFAA和Tf2NH代替Tf2O時,都沒有檢測到任何產物。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反應可以在無金屬條件下進行。當使用25 mol%質子海綿(PS)作為堿時,反應以66%的產率生成唯一產物3a。值得注意的是,在沒有Tf2O的情況下不反應。由于2a可能由3a水解生成,因此在反應中加入0.3 mL H2O時,以68%的產率得到唯一產物2a(圖2)。
圖2:條件優化(來源:Angew. Chem. Int. Ed.)
在得到最優反應條件后,作者研究了炔烴的底物范圍(圖3)。該反應耐受各種芳基和烷基取代的炔烴,端炔和內炔也都表現良好。值得注意的是,當芳基內炔烴(1a-j)作為底物時,反應能以良好的效率和高的區域選擇性進行。該反應耐受Cl,OTs,OBz,NPhth和Br等官能團。值得注意的是,當烯炔作為底物(1s,1t)時,C=C鍵不受影響,以中等收率及較高的區域選擇性生成共軛環丁烯酮產物(2s,2t)。環炔烴也能很好的反應,以71%的收率得到環丁烯酮產物2u。不幸的是,末端烷基炔烴(1v)的效率很低。另外,其它腈,如丁腈和苯乙腈不適合這種轉化,只能得到微量的產物(2w,2x)。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環丁烯酮不能通過以酰胺作為前體的方法獲得,這表明該方法將補充基于酰胺的環丁烯酮路線。
圖3:底物拓展(來源:Angew. Chem. Int. Ed.)
值得注意的是,在沒有H2O參與下,反應可以在亞胺階段停止。以很好的產率和區域選擇性得到了環丁烯亞胺產物(3b-g)(圖4)。
圖4:環丁烯亞胺產物范圍(來源:Angew. Chem. Int. Ed.)
此外,該反應還適用于含炔基的復雜生物活性分子的后期修飾(圖5)。含有類固醇骨架的4,在標準條件下,以52%的收率得到相應的產物5。降冰片烯衍生物6,也可以在溫和的反應條件下,以54%的收率得到了環丁烯酮產物7。這兩種產物在藥物化學中具有潛在的生物活性。
圖5:復雜生物活性分子的后期修飾(來源:Angew. Chem. Int. Ed.)
作者接下來又對產物2b進行了一些衍生化實驗(圖6)。在m-CPBA存在下,2b以83%的產率生成環氧化物8。2b發生Horner-Wadsworth-Emmons反應,以66%的產率得到了四元環二烯產物9。此外,由于2b固有的高環張力,很容易發生親核加成/4π-開環/6π-關環串聯反應,以73%的產率得到多用途的環己烯酮10。
圖6:衍生化實驗(來源:Angew. Chem. Int. Ed.)
作者還進行了相應的氘代實驗探究了反應的機理。1m與CD3CN反應,以82%的產率得到了氘代產物[D]3b’。這表明,環丁烯酮的兩個碳原子是從乙腈中衍生得來的。進一步的氘交換對照實驗表明,該過程可能在[2+2]環化反應后通過酮-烯醇/亞胺-烯胺互變異構過程進行。在上述研究結果的基礎上,作者提出了環化反應的機理。乙腈首先被Tf2O活化生成關鍵中間體I,然后與炔烴發生形式上的[2+2]環化反應生成環丁烯亞胺3。3在H2O存在下進一步水解,得到最終產物環丁烯酮2(圖7)。
圖6:反應機理(來源:Angew. Chem. Int. Ed.)
總結:北京大學焦寧教授課題組報道了一種新型Tf2O介導的[2+2]環化反應。該方法首次采用乙腈作為C2環化單元,并成功地抑制了C≡N三鍵的競爭性環加成反應。該反應條件溫和、底物范圍廣、化學選擇性高,為環丁烯酮和環丁烯亞胺的合成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
撰稿人:殘月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