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盟,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之红樱桃,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雨,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化學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學!化學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熱線:400-8383-509

看了《德國應化》的封面圖,覺得葫蘆娃確實被低估了 | 學術期刊上的中國風

來源:觀察者網   sapientior    2018-03-19
導讀:你印象中的國際知名化學期刊的封面應該是什么樣的,是不是都是一種高大上、看不懂的感覺?但其實并不是所有的期刊封面都是那么難懂,有些期刊封面對大家來說可能還很熟悉,比如期刊封面上的葫蘆娃、太極圖、長城……


上面化學期刊封面雖然五顏六色,看起來很有視覺沖擊力的樣子,但密密麻麻的貌似分子鏈的幾何圖形如同三維立體畫一般,對文科生有一股撲面而來的滿滿的惡意。

但是再看這個,有沒有覺得這個畫風有了斷崖式的上升?

這奧特曼大戰葫蘆娃(目測這是葫蘆娃中的老四:水娃)的“邪典”漫畫風,可是《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今年未來某期的封面圖,因為這個封面已經被收錄進“Early View”中,而且文章已經被刊用(因為已經被First published)。

Angewandte Chemie可不是什么野雞學術期刊,在業內享有崇高的聲譽,由德國化學學會主辦,約翰威立公司出版。

2016年,該期刊共收錄各類文章(包括綜述和同行評議)2675篇,影響因子為11.994。2011年,該刊的影響因子曾為13.455,而且稱霸原創類研究的化學期刊的影響因子榜首兩年多,直到2013年才被《美國化學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以微弱優勢超過。

Angewandte Chemie的一大特色是“封面”分四類:前封面( Titelbild),內前插頁,內背插頁(Innenrücktitelbild)和背封面 (Rücktitelbild)。

而每一期重要的文章的介紹圖毫無疑問要作為前封面。

葫蘆娃這一期的主題文章是有關小滴液模型如何在各向異性膠體的綜合上加以應用,第一作者是中國科學院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實驗室的Luo Zhang,通訊作者是同樣來自該實驗室的劉冰研究員。

該刊的編委并不是突發奇想皮了一下,而是長期對“中國風”有一種執念。是不是帶有中國特色元素的封面文章作者都是中國人?也不一定,比如2012-51/29這一期的封面是一個太極圖,文章是法國教授J.-M. Vincent的《通過光致還原實現Cu(II)催化的click反應》:

無獨有偶,2014-53/16這一期的封面也是和太極有關,很寫意的水墨畫風格,文章是華南理工大學的江煥峰教授的《銅催化乙酰肟與亞磺酰鈉的氧化偶聯反應》:

Angewandte Chemie編委很可能對“太極”元素有特殊的情感,除去外封面之外,內背插頁也有,比如下面這個課題是中韓兩國研究員共同完成的,是2011-50/30的背封面:

2013-52/37這一期,多特蒙德工業大學的一群德國研究員有關二茂鐵衍生物的文章也同樣采用了太極陰陽的元素:

2011-50/32這一期被“國畫”刷屏了,前后封面的主題都是萬里長城。

前封面是北大楊震教授寫的一篇有關中草藥的一篇文章,他歷經六年完成首例五味子三萜降三萜類天然產物Schindilactone A全合成;后封面的通訊作者是南開周其林院士。他發展了一個新的手性三齒配體,創造了不對稱氫化催化劑負載量的新記錄。

同樣來自北大一篇文章的封面,把鳥巢作為了封面,這是北大甘良兵教授課題組的一篇基于C60制備富勒烯雜環化合物的文章。

以前有不少網友吐槽,為啥河南大學不是“211”?河南一億多人口為什么只有鄭州大學是“211”?且看Angewandte Chemie為河南大學打call,封面就是校門!

這篇是有關河南大學的江智勇課題組的,他們的文章:“烯丙基酮和靛紅的不對稱vinylogous aldol反應研究” 。

2013-52/29這一期的尾封面是青花瓷的圖案環繞四合院,這是在強行“中國風”嗎?不是。

“青花瓷”代表了“HB(C6F5)2催化非官能化烯烴的氫化和反應機理的研究”,而“四合院”則表達了機理研究中發現催化循環的關鍵是一個四元環狀的過渡態,這是復旦大學的王華冬和李振華兩位老師合作完成的一篇文章。

很多化學課題都和液體相關(作為文科生的小編,這話我覺得還是有把握的)。既然涉及到液體,必然會牽扯到“飲品”,國故中的一茶一酒肯定是少不了的,Angewandte Chemie也考慮到了,切實很貼心,看:

一把茶壺配四個杯子(辜鴻銘笑了)……這篇文章的主題是“以三氮烯為導向基,Rh(III)催化芳烴的C-H活化/烯基化反應”。

2014-53/49 這期的封面很“醉人”,酒葫蘆往酒碗里倒酒,配有中日兩種文字(當然“酒”這個有可能也是日語)。文章的關鍵詞之一就有“Koji”(日本酒曲),文章圍繞Aspirochlorine(酒曲中霉菌產生的一種霉菌毒素)展開,作者是德國耶拿大學生物分子化學系的研究員們。

接下來這個就很有復古范兒了,期目是2015-54/18。這是內封面,采用了鄉村褥子棉襖風,荷花配鯉魚,紅配綠:

文章內容是“硼烷對C-N鍵的插入反應合成BN雜環化合物,以及不同條件下BN雜環化合物的熱消除反應”,作者是一群加拿大女王大學化學系的中國博士生,值得一提的是,繪畫的作者也是文章的通訊作者:王蘇寧博士。

以后不會拿畫筆還好意思說自己是玩化學的嗎?

下面這個內封面是2015-54/6這期的:

水墨感力透紙背,中間有有一個環,周圍抽象化的紅色金魚栩栩如生,旁邊還有仙鶴佇立。這是南方科技大學李闖創老師帶領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的一群博士生完成的課題:“TypeII分子內[5+2]環加成反應:合成高度官能化的橋環骨架”。

2017-56/4這期的一個封面,是不是很有詩意?

下面這一副來自2015-54/7,雖然它只是一個卷首圖,但Angewandte Chemie做得依然很走心,用了東漢張衡的地動儀做插畫:

文章的主旨是有關二氧化鈦的,是中科院化學所的馬萬紅和趙進才教授帶領團隊所作。

有些時候,Angewandte Chemie的中國風的功勞也不能全被期刊的編輯部的人搶去。比如這個內文圖:

文章的主題“低溫等離子探針的質譜成像技術用于藝術品的分析”,是清華大學的張四純和張新榮兩位教授的合作,這幅書畫乃是張新榮親筆所作。

要是不搞化學,張新榮老師估計也會是個一流的書法或者國畫家。

嚴謹、嚴肅和求真無疑是科學的必要屬性,但這不代表科學和時尚活潑絕緣。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本就是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兩個主要路徑。二者扶持相互滋養,或許這就是Angewandte Chemie經常選用太極圖作為封面的原因:一陰一陽謂之道。

最后,讓我們一起唱起來:葫蘆娃,葫蘆娃,一棵藤上七朵花,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風吹雨打都不怕,硼鋁鎵銦鉈……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