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肽具有廣譜抗菌的功能,其作用不同于傳統抗生素的作用機制,不易產生耐藥性、不存在藥物殘留以及污染環境,它的出現為解決抗生素應用的負面作用提供了新的手段,在許多領域顯示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盡管抗菌肽具有諸多的優勢,但是天然抗菌肽的體內酶代謝穩定性較差導致其體內半衰期短,潛在的免疫原性和對宿主細胞的溶血作用以及分子較大導致其生產成本高等,這些缺陷都限制著抗菌肽的臨床應用。因此,針對抗菌肽類藥物存在的諸多問題,藥物化學家嘗試通過合成小分子抗菌肽模擬物的研究來實現高活性、低細胞毒性、高蛋白酶穩定性、低成本的目標。
團隊基于天然抗菌活性成分和厚樸酚的骨架架構,通過引入多種親水性正電荷和親脂性側鏈,構建與抗菌肽類似的兩親性結構,以期獲得具有成藥前景的抗菌肽模擬物。通過活性篩選發現,化合物13b的抗菌活性最佳,與對照藥物多粘菌素和萬古霉素的抗菌活性相當,而且該化合物還表現出抗菌譜廣、殺菌速度快,不易產生耐藥性等諸多特點。另外,該化合物不僅能夠抑制生物膜的形成,還可以破壞預先形成的生物膜。在體內實驗中,化合物13b在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43300誘導的小鼠膿毒癥模型中表現出顯著的體內抗菌活性。進一步的機理研究表明,化合物13b通過破壞細菌的細胞膜從而迅速殺死細菌。因此,該化合物表現出了作為抗菌劑的巨大潛力,可為進一步的抗菌藥物研究提供結構基礎。
該研究工作是王印虎博士多年來抗菌藥物研究工作的延續與拓展,此前曾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相關SCI論文 7 篇(其中SCI一區 4 篇),申請發明專利 4 項,發現具有開發前景的抗菌先導化合物 4 個。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等資金項目的資助。
論文連接:
https://doi.org/10.1016/j.ejmech.2022.114593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