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化生產醫藥關鍵中間體過程中,霍夫曼及庫爾提斯重排反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有的方法必須采用大量的有機氧化劑或活化劑,產生大量的有機廢料污染環境,是制藥工業中的頑疾。發展藥物分子的綠色合成,在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過程中,做到“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宋立彥副教授在綠色化學合成上已有系列報道(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22, 87, 10550; 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23, 88, 504.)。近日,宋立彥課題組在綠色化學著名期刊Green Chemistry 《綠色化學》上發表題為“Unified and Green Oxidation of Amides and Aldehydes for Hofmann and Curtius Rearrangements” (統一及綠色氧化酰胺及醛進行霍夫曼及庫爾提斯重排反應) 的研究論文。報道了首例采用過硫酸氫鉀復鹽及鹵鹽綠色氧化酰胺及醛為N-鹵代酰胺和酰基疊氮,重排為異氰酸酯中間體后,用醇或者胺捕獲得到穩定的氨基甲酸酯或者脲。反應高效,綠色,僅產生無毒的硫酸鉀無機鹽作為唯一的副產物,相對于目前醫藥工業上應用的產生當量、有毒有機廢物的藥物合成方法而言具有巨大的優越性。論文采用該方法合成了2種FDA批準的市售抗癌藥物。本研究發展的綠色合成方法有望在醫藥工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宋立彥副教授為論文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林然博士與香港科技大學童榮標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福建農林大學為論文第一完成單位與通訊作者單位。福建農林大學潘曉鴻副教授、黃彬彬副教授、孟玉飛、趙彤朝、劉立芳研究生,廣東省科學院姚宏亮副研究員也為本研究做出重要貢獻。原文鏈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3/gc/d3gc04355j
宋立彥副教授長期致力于南方特產水果“黃皮”果核中提取的黃皮新肉桂酰胺Lansiumamide B的結構優化及抗植物致病真菌活性研究(Molecules2018, 23, 1499; Molecules2019, 24, 3764; Advanced Agrochem2023, 2, 97.)。
近日,宋立彥副教授與香港科技大學童榮標教授、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創新藥物與疾病動物模型研究中心姚宏亮團隊共同開發了兩類新型黃皮新肉桂酰胺Lansiumamide B衍生物,共合成了34個新化合物。通過測試體外抗炎活性后,篩選出細胞活性最好的化合物8n。并且通過機制研究,發現該化合物是通過激活Nrf2/HO-1的信號通路達到抗炎作用。通過體外hERG實驗,發現化合物8n沒有心臟毒性。最后,通過小鼠急性肺損傷模型,研究化合物8n具有顯著的抗炎效果。該研究成果近日以“Design, synthesis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study of lansiumamide analogues for treatment of acute lung injury” (黃皮新肉桂酰胺衍生物的設計、合成及抗炎活性研究治療急性肺損傷) 為題發表于藥學領域著名期刊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生物醫藥與藥物治療》上。
宋立彥副教授為論文第一作者,福建農林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童榮標教授與姚宏亮副研究員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753332223012106以上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福建省教育廳中青年教育科研項目、福建農林大學杰出青年科研人才計劃項目及植物保護學院科研基金等項目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