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盟,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之红樱桃,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雨,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化學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學!化學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熱線:400-8383-509

2023年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候選人:卿鳳翎研究員

來源:化學加網(wǎng)      2023-11-20
導讀:8月31日,202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公布。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583人,其中化學部99人。202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名額共79名,其中化學學部12名。

卿鳳翎

職  稱:研究員

學  歷:研究生

職  務:課題組長

電子郵件:flq@mail.sioc.ac.cn


個人簡歷

1990年在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獲的博士學位。1992年被中國科學院晉升為副研究員。1992年至1995年在美國Wyeth Research做博士后。1997年被中國科學院晉升為研究員。2001年入選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03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01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負責人。2007年獲中國科學院-Bayer青年科學家獎,2014年獲中國化學會黃維垣氟化學獎,2022年當選中國化學會會士。以第一完成人獲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19年軍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7年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主要從事有機氟化物的合成方法學和有機含氟材料的研究工作。2007年3月在科學出版社出版了國內(nèi)第一本《有機氟化學》著作,在國際氟化學和有機氟材料學術會議上做邀請報告30余次。 2000年起任國際刊物Journal of Fluorine Chemistry編委。負責主辦了2005年7月在上海召開的第17屆國際氟化學會議和2008年11月在上海召開的中日韓氟化學學術討論會。由于在有機氟化學和含氟材料做出的貢獻,2007年獲“中國科學院-拜耳青年科學家獎”。


1990年12月                         獲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博士學位

1991-01至1992-04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1992-05至1996-12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副研究員

1992-11至1995-04             美國Wyeth Research (New York) 博士后

1992-05至1996-12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副研究員,課題組長

1997-01至今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研究員, 課題組長

1999-10至2009-01             中國科學院有機氟化學重點實驗室  主任

2000-09至2022-12             東華大學  教授

2007-10至2017-01             東華大學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  院長

2015-12至2022-12             東華大學    副校長

2023-03至今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先進氟氮材料重點實驗室  主任


研究方向

1)氧化三氟甲基化反應

由于三氟甲基(CF3-)的獨特性質(zhì),將其引入到有機化合物中能夠顯著改變化合物的酸性、偶極距、極性、親脂性以及其化學和代謝穩(wěn)定性。因此含三氟甲基的化合物已在醫(yī)藥、農(nóng)藥和材料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如治療精神抑郁的藥物Prozac、治療關節(jié)炎的藥物 Celebrex和治療II型糖尿病的藥物Januvia 等都含有三氟甲基。幾十年來,化學家發(fā)展了各種不同類型的向有機分子引入三氟甲基的反應,但這些方法存在反應條件苛刻、原料難得及選擇差等缺點。 近年來, 在金屬有機化學研究的推動下,三氟甲基化反應成為研究熱點并取得了重大突破。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 Buchwald 教授實現(xiàn)了鈀催化芳基氯化物的三氟甲基化反應,該反應成功的關鍵是使用了他們小組發(fā)展的含磷配體BrettPhos 或 RuPhos (Science, 2010328, 1679). 目前報道的合成含三氟甲基化合物的方法都是含三氟甲基的親核試劑與相應的親電試劑反應,如芳基鹵代物與當場產(chǎn)生的三氟甲基銅 (CuCF3 generated in situ)的偶聯(lián)反應,經(jīng)三氟甲基負離子對羰基類化合物的親核加成反應等。近幾年來,過渡金屬參與的親核試劑之間經(jīng)氧化形成碳-碳鍵的偶聯(lián)反應受到廣泛關注,國際刊物發(fā)表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在該研究方向結果的激發(fā)下,我們課題組首次提出了“氧化三氟甲基化反應”的新思想,即在氧化劑和過渡金屬存在下, 含三氟甲基的親核試劑與相應的親核試劑反應。但由于三氟甲基基團的強吸電性,其與過渡金屬作用后形成的三氟甲基金屬絡合物很難發(fā)生還原消除反應,因此要實現(xiàn)“氧化三氟甲基化反應”是一挑戰(zhàn)性的課題。最近,我們實現(xiàn)了銅參與下的末端炔烴與親核三氟甲基化試劑 (CF3SiMe3) 的氧化偶聯(lián)反應和硼酸與親核三氟甲基化試劑 (CF3SiMe3) 的氧化偶聯(lián)反應。目前我們正開展氧化三氟甲基化反應的機理研究、在含氟藥物中的合成應用, 及三氟甲氧基化反應 (CF3O-)和三氟甲硫基化反應(CF3S-)。

2)含氟生物活性物質(zhì)的分子設計與合成

由于氟原子的特性(高電負性和小的原子半徑),向有機分子引入氟原子或含氟基團,將影響有機分子的物理、化學性能,特別是對化合物的生理活性將產(chǎn)生大的影響。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有機化學家和藥物化學家把向有機分子引入氟原子或含氟基團(主要是三氟甲基和二氟亞甲基)作為提高化合物藥效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已有150多種的含氟藥物被批準進入市場,含氟藥物占整個藥物的比例已接近20%。含氟有機化合物在新藥的研制及生命科學研究中顯得越來越重要。近幾年來,由于金屬有機和不對稱反應在有機氟化學的應用,含氟砌塊法在含氟生物活性物質(zhì)(特別是復雜天然產(chǎn)物的含氟類似物)的合成中顯得越來越重要。我們首先探索一些重要的含氟砌塊的合成方法學,然后應用自己發(fā)展的含氟砌塊合成多種類型的含氟生物活性物質(zhì),如:含氟核苷,含氟糖和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復雜天然產(chǎn)物的含氟類似物等。對合成的含氟化合物進行生物活性研究,從而得到結構與性能的關系,期望能發(fā)現(xiàn)具有抗腫瘤和抗病毒等活性的先導化合物。

學術成就和學術貢獻簡述

卿鳳翎長期致力于有機氟化學基礎研究和新型有機氟材料研制。取得了以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研究成果:1)首次提出和實現(xiàn)“氧化三氟甲基化反應和三氟甲硫基化反應”,這些氧化氟烷基化反應為向有機分子引入三氟甲基和三氟甲硫基提供了新方法,極大地拓展了底物類型、豐富了官能團兼容性、提高了反應效率,這些新反應引領了國際上三氟甲基化及三氟甲硫基化反應的研究。2)分子設計和合成了全新分子結構的低凝固點高穩(wěn)定陀螺儀懸浮液。獨特的聚合物分子結構解決了懸浮液低凝固點與高比重、高粘度這一矛盾關系。全新分子結構的低凝固點、高穩(wěn)定懸浮液“氟溴醚油”已成功應用于重點武器型號。3)攻克了耐低溫氟醚橡膠的關鍵制備技術,研制出我國軍民急需的多種耐低溫氟醚橡膠。探索出對橡膠耐低溫和耐介質(zhì)起關鍵作用的全氟烯醚單體和硫化點單體,研制出耐低溫偏氟醚橡膠和液體全氟醚橡膠,并實現(xiàn)工程化和在重點武器型號中得到應用。 卿鳳翎發(fā)展了有機氟化學新反應,研制的高性能有機氟材料滿足了國家戰(zhàn)略需求。他將有機氟化學基礎研究和有機氟材料研制緊密結合,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和優(yōu)勢,為氟化學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國內(nèi)外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化學公益貢獻簡述

卿鳳翎經(jīng)常到我國氟化工企業(yè)進行技術交流和開展氟化學、氟材料專業(yè)知識培訓,為我國氟化工產(chǎn)業(yè)發(fā)展和企業(yè)技術人員專業(yè)能力提升做出了貢獻。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起他一直是中國化學會全國氟化學會議的重要組織者或參與者;2005年他作為會議秘書長(會議主席:黃維垣先生、蔣錫夔先生、陳慶云先生)在上海成功主辦了第17屆世界氟化學會議(該會議首次在我國召開);2007年起他作為中方召集人輪流主辦每2年1次的中日韓三方氟化學討論會,因此他為氟化學和氟材料的國內(nèi)外學術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

代表性成果

論文:
1: Lingling Chu, Feng-Ling Qing*,Oxidative trifluoromethylation and trifluoromethylthiolation reactions using (trifluoromethyl)trimethylsilane as a nucleophilic CF3 source, Acc. Chem. Res., 47(5)(2014), 1513-1522;
2: Lingling Chu, Feng-Ling Qing*, Copper-mediated aerobic oxidative trifluoromethylation of terminal alkynes with Me3SiCF3, J. Am. Chem. Soc., 132(21)(2010), 7262-7263;
3: Lingling Chu, Feng-Ling Qing*, Copper-mediated oxidative trifluoromethylation of boronic acids, Organic Lett., 12(21)(2010), 5060-5063;
4: Lingling Chu, Feng-Ling Qing*, Copper-catalyzed direct C-H oxidative trifluoromethylation of heteroarenes, J. Am. Chem. Soc. 134(2)(2012), 1298-1304;
5: Jian-Bo Liu, Chao Chen, Lingling Chu, Zeng-Hao Chen, Xiu-Hua Xu, Feng-Ling Qing*, Silver-mediated oxidative trifluoromethylation of phenols: direct synthesis of aryl trifluoromethyl ethers, Angew. Chem. Int. Ed., 54(40)(2015), 11839-11842;
6: Chao Chen, Lingling Chu, Feng-Ling Qing*, Metal-free oxidative trifluoromethylthiolation of terminal alkynes with CF3SiMe3 and elemental sulfur, J. Am. Chem. Soc., 134(30)(2012), 12454-12457;
7: Chao Chen, Yan Xie, Lingling Chu, Ruo-Wen Wang, Xingang Zhang, Feng-Ling Qing*, Copper-catalyzed oxidative trifluoromethythiolation of aryl boronic acids with TMSCF3 and elemental sulfur, Angew. Chem. Int. Ed., 51(10)(2012), 2492-2495;
8: Xinyue Wu, Lingling Chu, Feng-Ling Qing*, Silver-catalyzed hydrotrifluoromethylation of unactivated alkenes with CF3SiMe3, Angew. Chem. Int. Ed., 52(8)(2013), 2198-2202;
9: Qingyu Lin, Lingling Chu, Feng-Ling Qing*, Direct introduction of ethoxycarbonyldifluoromethyl-group to heteroarenes with ethyl bromodifluoroacetate via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sis, Chin. J. Chem. 31(7)(2013), 885-891;
10: Qing-Yu Lin, Xiu-Hua Xu, Ke Zhang, Feng-Ling Qing*, Visible-light-induced hydrodifluoromethylation of alkenes with a bromodifluoromethylphosphonium bromide, Angew. Chem. Int. Ed., 55(4)(2016), 1479-1483.

代表性發(fā)明專利(10項):
1:卿鳳翎,沈?qū)W強,一種液浮陀螺儀懸浮液,2002年,02136623.3, 2008年,02136623.3
2:卿鳳翎,趙品橋,孫建英,一類含氟醚鏈的三氟鹵代乙烯聚合物、制備方法及其用作陀螺儀懸浮液的用途,2007年,200710047758.0, 2011年,200710047758.0
3:卿鳳翎,趙品橋,孫建英,一種氟代烯烴聚合物、合成及其用作高比重、高粘度、低凝固點陀螺儀懸浮液的用途,2007年,200710047759.5, 2011年,200710047759.5
4:卿鳳翎,趙品橋,孫建英,溫延勛,一類含氟醚鏈的三氟鹵代乙烯共聚物、制備方法及其應用,2008年,ZL 200810032252.7, 2014年,ZL 200810032252.7
5:卿鳳翎,周春才,許建明,含氟梯度折射率光學塑料預制棒、制備方法和用途,2005年,200510024670.8, 2008年,200510024670.8
6:卿鳳翎,王若文,鄭興,含砜基結構的氟樹脂、制造方法及其用途,2002年,02136004.9, 2004年,02136004.9
7:卿鳳翎,黃繼慶,一種含氟碳鏈丙烯酸酯及其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和應用,2006年,200610116656.5, 2008年,200610116656.5
8:卿鳳翎,王若文,陳超,謝巖,一種合成芳基三氟甲巰基化合物的方法, 2011年,201110332536.X,2014年,201110332536.X
9:卿鳳翎,張柯,黃焰根,一種制備芳基三氟乙氧基醚化合物的方法,2015年,201510854777.9, 2017年,201510854777.9
10:卿鳳翎,林卿玉,一種含溴二氟甲基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2015年,201510271831.7, 2017年,201510271831.7

著作:
卿鳳翎,邱小龍, 有機氟化學, 科學出版社, 2007年, 北京。

代表性獎勵榮譽情況

1:卿鳳翎,儲玲玲,陳超,蔣信義,吳欣悅;氧化氟烷基化反應;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卿鳳翎、孫建英、趙品橋、溫延勛;慣性導航用低凝固點高穩(wěn)定氟溴醚油;2019年、軍隊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中央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
3:卿鳳翎,儲玲玲,陳超,蔣信義,吳欣悅;氧化氟烷基化反應;2017年、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上海市人民政府
4:卿鳳翎;中國化學會黃維垣氟化學獎;2014年、中國化學會
5:卿鳳翎;中國科學院拜耳青年科學家獎;2007年、中國科學院-德國拜耳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http://www.fluorinelab.ac.cn/ketizu.jsp?name=%E5%8D%BF%E5%87%A4%E7%BF%8E#

https://www.chemsoc.org.cn/member/fellow/58263.html

https://www.sioc.ac.cn/sourcedb_sioc_cas/cn/team/jq/200906/t20090621_6773156.html

聲明:化學加刊發(fā)或者轉(zhuǎn)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