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盟,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之红樱桃,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雨,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化學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學!化學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熱線:400-8383-509

重磅!2015年中國自然指數排名出爐(內附前30強榜單)!

來源:觀察者網、青塔      2015-12-28
導讀:近日,《自然》雜志增刊發布《2015年中國自然指數》(Nature Index 2015),內附前30強榜單!

近日,《自然》雜志增刊發布《2015年中國自然指數》(Nature Index 2015),《2015中國自然指數》顯示,中國對世界高質量科研的總體貢獻居全球第二位,僅次于美國。北京、上海和南京依然是中國的三大科研中心。

今年6月18日,英國《自然》雜志發布的《2015全球自然指數》(Nature Index 2015 Global)顯示,中國科學院的自然指數在全球科研機構中位列第一半年后的12月17日,《自然》雜志增刊發布《2015中國自然指數》(Nature Index 2015 China),分析了從2012年到2014年中國三年的研究成果,顯示中國全球高質量科研產出已僅次美國。

自然指數顯示,如按照加權分數式計量(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WFC),中國高質量的科研產出在2012年到2014年期間增長了37%,美國在同一時期則下降了4%。目前,中國對世界高質量科研的總體貢獻居全球第二位,僅次于美國。《自然》雜志官網報道的按語是:美國和日本在科研產出上的傳統優勢地位在明顯下降。

“顯然,中國正在趕上美國,并已成為一個高質量科研成果產出的強國。中國在1980年代初期蓬勃的經濟發展持續推動了其研發投入的不斷增加。中國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科研人員數量的增加和質量的提升也作為關鍵要素,推動中國科研投入帶來驚人的回報。”《自然》雜志執行主編尼克·坎貝爾博士(Nick Campbell)說。

中國在自然指數中的科研成果主要來自化學和物理學,分別占中國WFC總分值的61%和30%。值得注意的是,生命科學方面的科研成果也快速增長,在2012年到2014年之間有30%的增幅。

何為自然指數?

2014年11月,自然出版集團首次以全新的“加權分值計數法”(WFC,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指數方式發布了全球“自然指數”。自然指數的分析是基于前一年各科研機構在Nature系列、Science、Cell等68種自然科學類期刊上發表的研究型論文數量進行計算和統計,它追蹤了約6萬篇優質科研論文的作者單位信息,涵蓋全球2萬多家科研機構。68種來源期刊由全球在職科學家所組成的兩個獨立評選小組選出,分為化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生命科學和物理科學四類。Web of Science數據庫中,這68種期刊在自然科學期刊總數中占比不到1%,但其產生的引用量約占自然科學期刊總引用量的30%。

自然指數提供了三個指標:文章數(AC)、文章分值(FC)以及加權文章總值(WFC)。AC是機構或國家的論文總數,FC考慮了作者數及其貢獻(來自其他國家或機構),WFC進一步引入了權重: 因為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期刊較其他學科發表了過多的論文(大約多5倍),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期刊的FC被賦予一個0.2的權重計算WFC。

自然指數與自然出版指數的區別

除了自然指數外,自然出版集團自2005年就開始構建基于其自然系列期刊的自然出版指數(NPI,nature publishing index )。自然出版指數以“糾正數值”(CC,corrected count)為指標,對各科研機構在《自然》及其17本系列研究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進行計算,得出相應的貢獻點數,并據此排名。它每周更新一次,記錄過去12個月內發表的文章數據。

據了解,除了入選的期刊范圍不同外,自然指數與自然出版指數的編制原理相同,WFC即為CC加上權重,以調整占比過多的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方面的論文。入選自然指數的這兩個學科領域的期刊,其所發表的論文量約占同領域國際期刊的50%,在比例上大致是其它學科的五倍。因此,發表在這兩類期刊上的論文權重為其它論文的1/5。

中國內地高校表現優異

由榜單看出中國內地高校表現優異,其中排在前十位的是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科院化學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蘭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附:Nature Index 2015 China 前30強

1.png

2.png

相關延伸閱讀,關注化學加(微信號:tryingchem)后可:


回復y09,查看《2015全球自然指數排名出爐:中科院登頂》

回復ac22,查看《化學學科前9強大學院士校友培養人數與自然出版指數間的相關性非常一致》
回復y03查看《化學+:“2014 Nature出版指數”最客觀的報道》



來源|觀察者網、青塔    編輯|化學加

官微 化學加 2015-12-28同時發出

投稿合作郵箱:cs@huaxuejia.cn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