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地組裝具有不同組成、尺寸和形貌的無機納米粒子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高級結構是化學、物理、材料科學和納米技術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追求目標。這其中,手性超結構由于其獨特的非對稱空間結構和特有的手性光學性質,在光學、催化、生物學等方面展現出了的潛在應用,引起了學術界的特別關注。
無機納米粒子通過可控組裝形成具有特殊手性光學性質的手性超結構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唐智勇課題組長期從事故關于無機納米材料以及組裝體的手性光學性質與應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貴金屬納米顆粒及其組裝體的手性光學性質(ACS Nano 2012, 6, 2326;J. Am. Chem. Soc. 2012, 134, 3322;J. Am. Chem. Soc. 2013, 135, 9659;J. Am. Chem. Soc. 2014, 136, 16104;Nano Lett. 2017, 17, 6083),手性半導體納米粒子(Angew. Chem. Int. Ed. 2011, 50, 11456;J. Am. Chem. Soc. 2010, 132, 6006;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13571;J. Am. Chem. Soc. 2017, 139, 8734; Nano Lett. 2018, 18, 6665;J. Am. Chem. Soc. 2019, 141, 13700;Nat. Nanotech. 2020, 15, 192),手性金屬團簇的合成和組裝(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15397;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9059;Acc. Mater. Res. 2020,2, 21)以及手性光子晶體方面(J. Am. Chem. Soc. 2018, 140, 16446;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7783 )取得了系列研究進展。同時探索了無機手性納米材料在生物醫學以及信息加密中的應用(Angew. Chem. Int. Ed. 2011, 50 , 5860; Nat. Commun. 2020, 11, 4790; 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7783)。
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課題組應邀對自組裝無機手性超結構研究領域進行了深入探討和系統總結,相關綜述在線發表于《自然綜述:化學》雜志(Self-assembled inorganic chiral superstructures. Nature Reviews Chemistry, 2022, doi: 10.1038/s41570-021-00350- w)。
文章類比手性分子及其組裝體介紹了自組裝無機手性超結構的典型構型,深入討論了組裝過程中手性信息的傳遞。系統總結了無機手性超結構的組裝方法,比較了各種方法的優勢和局限。突出了手性組裝結構所產生的新穎的光學性質,包括手性等離激元圓二色吸收,手性光子晶體圓二色反射以及手性超結構的圓偏振熒光發射性質。亮點介紹了這類材料在手性納米機器,生物傳感,疾病治療,信息加密,不對稱催化等領域應用。最后,對該領域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進行了展望。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已畢業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呂家威為該文章的第一作者,已畢業博士研究生高小青,韓冰,朱顏飛和侯珂為共同作者,唐智勇研究員為通訊作者。該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重點項目等的資助。
文章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0-021-00350-w。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