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北師范大學化學學院卞證教授、崔鳳超副教授和朱廣山教授團隊在多孔芳香骨架(porous aromatic framework,PAF)材料鄰域取得新進展。該研究首次將具有路易斯催化活性的三苯甲基碳正離子單元引入有機骨架,發現處于張力網絡中的三苯甲基碳正離子比其自由狀態的小分子,有更高效的催化活性。該成果以“Highly efficient Lewis acid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tritylium ion at the node of a tensile organic framework”(處于帶有張力有機框架節點三苯甲基碳正離子的高效路易斯酸催化活性)為題,在國際知名期刊《Chemical Science》(影響因子9.825)上發表。
三苯甲基碳正離子鹽已經作為路易斯酸催化劑和氧化劑在有機合成中使用多年。但由于其價格較貴和回收困難,其應用一直受到限制。針對此問題,卞證教授和朱廣山教授等以三聯苯甲醇和氯仿為底物,通過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應合成了基于三苯甲醇的多孔芳香骨架PAF-200,并在四氟硼酸作用下,獲得主要基于三苯甲基碳正離子的多孔芳香骨架PAF-201(圖1),期望其具有小分子碳正離子性質且易回收使用。
有趣的是,PAF-201在Povarov反應中用做Lewis酸催化劑時,其假一級反應速率是小分子三苯甲基碳正離子四氟硼酸鹽的3.7倍。崔鳳超副教授等通過理論計算發現,在PAF-200轉變為PAF-201時,剛性有機骨架局部發生形變產生張力,此時骨架上三苯甲基碳正離子呈現準平面構象(圖2),這對Lewis酸催化更有利。PAF-201材料容易回收活化,可重復使用多次。該工作呈現了三苯甲基碳正離子在力作用下的高效催化活性。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化學學院博士研究生趙帥,通訊作者是化學學院教師卞證教授、崔鳳超副教授和朱廣山教授。
原文鏈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1/sc/d1sc02594e
圖1. The synthesis of PAF-200 and PAF-201
圖2. The optimized energy minimum structures of free (a) and fixed (b) tri(4-biphenyl)carbonium, and TS1 of fixed tri(4-biphenyl)carbonium interacting with imine (c), and tri(4-biphenyl)carbinol (d).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