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1990屆化學系校友吳驪珠院士入選。他們將緊密地聯系科學界和期刊,幫助塑造期刊科學形象,為編輯策略提供意見,旨在擴大期刊在該領域的主導作用及保持期刊發表內容的卓越性。顧問編輯作為活躍的科學家,將把他們在科學前沿的親身經驗觀點帶入期刊決策過程中。他們將與內部編輯團隊密切互動,合作過程將會發揮兩種編輯角色的優勢。
吳驪珠長期致力于光化學轉換的研究,涉及太陽能的光化學轉換:特別研究利用太陽能光催化制氫、制氧和二氧化碳還原;光化學合成與技術:利用光化學反應潔凈、節約、節能的特點,開發重要精細化學品的光化學反應和技術,發展高效、高選擇性、環境友好的光化學合成新策略;重要的光物理和光化學過程:利用穩態和時間分辨的技術,研究激發態涉及的基本化學和物理過程,光誘導電子轉移、能量傳遞、輻射躍遷和無輻射躍遷以及化學轉換的機制、效率和動態學,為實現高效光化學轉換提供依據 。
吳驪珠利用可見光催化提高了光化學反應選擇性,實現了若干具有典型意義和重要應用價值的光化學反應。突破了傳統脫氫偶聯反應必需加入化學計量氧化劑的局限,創建“放氫交叉偶聯”新反應,實現了多種惰性鍵的活化和交叉偶聯。模擬自然界光合作用系統I和系統II,開發了高效、穩定、廉價的可見光驅動放氫和放氧催化體系,實現了沒有犧牲劑條件下高效穩定的可見光催化全分解水制氫和放氧,將國際上最高產氫催化轉換數提升到1600萬,取得了可見光催化制氫研究的突破性進展。
Angewandte Chemie在實現更具包容性和多樣性的承諾方面取得了進展,但還有更多工作要做。該雜志為全球科學家社區服務,是科學進步系統的一部分。他們致力于使該系統適用于每個人,并鼓勵其他人一起努力實現變革。 人物介紹 吳驪珠,蘭州大學1990屆化學系校友。有機光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超分子光化學實驗室主任 。 1995年從中國科學院感光化學所博士畢業后留所工作,歷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 ;1999年在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工作,歷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超分子光化學實驗室主任、所科技委員會副主任;2001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04年入選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17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201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