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省政府出臺《關于2020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省政府批準——
? 授予四川大學馮小明教授四川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
? 授予“微納結構化智能高分子材料的可控構建與性能強化機制”等36項成果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授予“鋰硫族電池隔膜與正極設計及電化學性能增強方法與機理研究”等80項成果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授予“高性能有機光電材料設計及器件構建”等147項成果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授予馬丁·畢比(Martin Beeby)、特奧爾多·烏特魯斯·約翰內斯·馮·阿什(Theodoor Wouterus Johannes van Asch)國際科技合作類獎。
馮小明教授簡介
馮小明,男,漢族,1963年10月出生,中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
1985年和1988年畢業于蘭州大學,分別獲理學學士學位和理學碩士學位,1996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并獲理學博士學位。現任四川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馮小明教授長期從事不對稱合成方法學及手性醫藥、農藥和具有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合成研究。針對不對稱合成中發展新型優勢手性催化劑、新反應、新方法和新策略等核心科學問題,歷時二十多年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國際領先的重大原創性成果,為四川乃至中國在有機合成領域的國際影響力以及人才培養做出了杰出貢獻。
馮小明教授以廉價易得的氨基酸為手性原料,設計合成了多種新型的具有原創性和特色的手性催化劑,其中,被稱為“馮催化劑”的手性雙氮氧-酰胺化合物面向全球銷售,被諾貝爾化學獎得主Noyori教授評價為“代表一類優勢手性配體”,為優勢催化劑的設計提供了新的理論指導;建立了手性雙氮氧-金屬配合物催化劑庫,實現了50多類重要的不對稱反應,包括10多類全新化學反應和前人無法實現的挑戰性反應,創造了以中國本土研究工作者命名的有機人名反應——“Roskamp-Feng”反應(Feng即馮小明),糾正了美國通用有機化學教材中關于“不能制備手性中心位于兩個羰基之間的光學活性β-酮酸酯”的結論。發明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不對稱催化新方法和新策略,為20多個手性天然產物、藥物和候選藥物分子提供了高效、綠色的合成途徑,包括治療老年癡呆癥藥物Coerulescine、治療抑郁癥藥物帕羅西汀等。研究成果獲授權美國發明專利1項、中國發明專利6項,其中1項美國專利和2項中國專利已轉讓給企業進行產業化研究。
馮小明教授榮獲多項重要科技獎勵和榮譽。其中,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項、第三屆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陳嘉庚科學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全國創新爭先獎章、四川杰出人才獎、中國化學會手性化學獎、黃耀曾金屬有機化學獎和有機合成創造獎。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化學學術刊物上發表SCI論文389篇,累計SCI他引12190次,應邀在化學頂級期刊Chem. Rev.、Acc. Chem. Res.等撰寫綜述15篇。研究成果入選了“2011年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中國科學院2012《科學發展報告》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優秀成果選編》,在不對稱催化領域中產生了重要影響,起引領作用。馮小明教授還榮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四川省模范教師和四川省教書育人名師等榮譽稱號。
四川省人民政府
關于2020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川府發〔2021〕4號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動科教興川和人才強省,省政府決定,對為我省科學技術進步、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人員和組織給予獎勵。
根據《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經省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審、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省政府批準授予四川大學馮小明教授四川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授予“微納結構化智能高分子材料的可控構建與性能強化機制”等36項成果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授予“鋰硫族電池隔膜與正極設計及電化學性能增強方法與機理研究”等80項成果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授予“高性能有機光電材料設計及器件構建”等147項成果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授予馬丁·畢比(Martin Beeby)、特奧爾多·烏特魯斯·約翰內斯·馮·阿什(Theodoor Wouterus Johannes van Asch)國際科技合作類獎。
希望獲獎單位和個人珍惜榮譽,再接再厲,再創佳績。全省科技工作者要以獲獎者為榜樣,大力發揚科學家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各地各部門(單位)要深入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主動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系統謀劃布局新形勢下科技創新的重點任務,持續深化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大力營造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氛圍,為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21年3月11日
信息多一點
此前,省政府已于2020年9月公示了2020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擬獎項目名單。
2020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擬獎項目
一等獎
自然科學類
技術發明類
科技進步類
二等獎
自然科學類
技術發明類
科技進步類
三等獎
自然科學類
技術發明類
科技進步類
國際科技合作類
來源:成都科技(ID:cdkjj2012),綜合四川在線、川觀新聞、四川省科學技術廳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