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首都師范大學化學系萬重慶教授團隊指導的碩士研究生薛文龍以首都師大為第一單位和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化學領域頂級期刊《德國應用化學》 (Angew. Chem. Int. Ed.,2021, 60, 1290–1297)上發表題為《具質子導電增強效應的晶態離子液的MOF誘導制備》文章。該工作在繼前期金屬-有機框架結構(MOF)主客體非晶態固體離子液的研究基礎上,實現離子液體的晶態有序化、性能大幅提升、構效關系明確的固態離子液體制備,打破困擾固態衍生物導電性能低于母體液態離子液體的魔咒。該論文被該期刊選為VIP文章,并同時被Chem. Views亮點報道:對解決鋰電池低溫離子液體導電性差、易驟變的問題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同期,萬重慶教授團隊研究生秦召賢以首都師大為第一單位和第一作者身份在《德國應用化學》 (Angew. Chem. Int. Ed.,2021, 60, 970–975)上發表題為《均炔保護具有催化活性的八電子[Au13Ag16L24]3-簇合物超原子》研究成果。報道首次利用非苯基炔的炔衍生物保護制備金銀異核同簇納米簇合物,屬目前僅有的第二例均炔基保護金銀同簇化合物,為具有穩定特性、特異光電和催化性能的幣金屬異核簇合物設計制備提供嶄新思路。該工作是秦召賢同學、萬重慶教授與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合作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2020, 11, 6019)發表《原子級納米簇合物的可逆異構扭轉的納米馬達》后的又一力作。
《德國應用化學》由Wiley出版社出版,是化學領域的頂級期刊;《自然通訊》是英國自然(Nature)集團旗下的綜合類子刊,屬于綜合領域的頂級刊物之一。以上工作是萬重慶教授分別與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芬蘭捷瓦斯基拉大學合作共同通訊發表。近年來,化學系響應國家科技創新“四個面向”號召,凝心聚力加強學科建設,著力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注重國內外合作交流,積極在原子或分子尺度下針對科學前沿問題開展實質創新性研究。
附:論文在線鏈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010783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011780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9789-4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