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林研究員在致辭中指出,為保障“明確資助導向、完善機制體制、優化學科布局”三大改革任務完成,基金委始終不斷強化制度建設,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規范了重大科學問題凝練機制和重大類項目立項機制,加強了對項目立項、執行的全過程管理。針對“團簇構造、功能及多級演化”重大研究計劃,楊俊林研究員強調指導專家組應積極發揮頂層設計作用,以“有限目標、穩定支持、集成升華、跨越發展”為原則,不斷凝練科學目標和關鍵科學問題,推動形成目標和方向相對一致的項目群,實現重點突破,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取得領跑于世界的成果。江云寶教授表示,2021年正值廈門大學建校百年暨廈門大學化學學科創辦百年紀念,在這一歷史時刻舉辦此次學術交流會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相信通過與會專家凝心聚力、潛心鉆研,并在交流與合作中瞄準學科前沿、謀劃新發展思路,能夠有力提升我國團簇研究的國際競爭力,也希望各位專家對廈門大學及學科發展多提寶貴意見,推動廈門大學的雙一流建設再創輝煌。指導專家組組長鄭蘭蓀院士介紹了項目背景、申請立項及資助情況,指出年度交流會旨在搭建交流平臺,創造良好的學術交流氛圍,報告人應緊密圍繞重大研究計劃科學目標,交流相關課題研究情況。
項目指導專家組、特邀專家、基金委管理工作組成員、項目負責人通過線上或線下方式參加了本次研討會,共有9位重點項目負責人和52位培育項目負責人做了口頭報告,與會專家與項目匯報人進行了深入討論。指導專家組強調,項目研究應明確定位,圍繞重大研究計劃的研究方向與研究目標繼續探索,加強與相關學科及應用研究的有機結合。
項目介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團簇構造、功能及多級演化”重大研究計劃于2019年啟動,以“通過化學、物理、生命、材料、環境、信息等多學科交叉,發展新型團簇及其多級結構構筑的新概念、新策略、新方法和新反應,建立團簇高精度和高分辨表征的新技術,在原子水平上揭示團簇特殊性質的結構基礎與演變規律,理解團簇結構與功能的關聯,制備功能團簇基材料與器件,解決基于團簇的變革性技術中的關鍵科學問題,促進相關學科的發展”為科學目標開展具交叉特征的原始創新研究,我院鄭蘭蓀院士任指導專家組組長,迄今已進行2019、2020兩期項目申請立項。
參考資料
[1]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團簇構造、功能及多級演化”重大研究計劃年度學術交流會在廈門召開,https://chem.xmu.edu.cn/info/1273/10149.htm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