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抗生素的易獲取性和過量使用導致了嚴重的抗生素濫用問題,從而導致全球醫療保健中的抗生素耐藥危機,不但嚴重影響人類健康,還威脅農業以及食品安全。但是新抗生素的研發正遭遇瓶頸期,因此新型抗菌藥物的開發成為新的研究方向。抗菌肽是自然免疫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與傳統抗生素不同的作用機制而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關注。目前,抗菌肽的作用機制可以分為靶向細胞膜的作用機制和靶向細胞內靶點的作用機制。機制研究方法包括電鏡分析(SEM,TEM,AFM),膜透性試驗、核磁共振、凝膠阻滯實驗、qRT-PCR等多種技術方法。
盡管目前抗菌肽具有巨大的潛力,但仍然面臨低特異性、高生產成本以及缺乏統一合理的設計指南等挑戰。由于人或細菌蛋白酶的存在,化學穩定性和生物環境穩定性也阻礙了抗菌肽的發展。隨著分離技術、化學修飾、機制研究技術的發展,更多的天然抗菌肽會被開發利用。抗菌能力更強、成本低廉的抗菌肽有望為抗生素耐藥問題提供新的解決辦法。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