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教授李賀軍
11月22日,中國工程院公布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西北工業大學教授李賀軍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957年12月出生于河南確山的李賀軍,1978年2月至1982年1月在洛陽農機學院(現河南科技大學)鍛壓專業學習,1984年和1991年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塑性加工專業分獲碩士和博士學位,經歷“規格嚴格 功夫到家”哈工大校訓的鍛造,隨之1991年至1994年在西北工業大學做博士后,1994月3月博士后出站晉升教授。2002年至2016年擔任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院長。2004年起任超高溫結構復合材料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李賀軍于2002年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資助,2011年獲評陜西省“三秦”學者,2012年作為負責人獲批國家自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其研究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以及日本復合材料學會Hayashi Memorial國際獎和中國炭素杰出成就獎。
在教學方面,李賀軍培養先后培養了140余位研究生,其中30余人晉升教授或研究員、1人獲全國百篇優博、8人獲省級或一級學會優博。為此,他也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6項,以及榮獲全國模范教師、首屆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陜西省教書育人楷模等榮譽。
李賀軍及其研究團隊成員
李賀軍長期從事碳/碳復合材料、抗氧化/燒蝕涂層、碳纖維增強紙基與金屬基復合材料等研究工作,因其取得的卓越科研成就,于2019年7月當選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2019年11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在碳/碳復合材料研究方面,揭示了高性能碳/碳復合材料熱解碳織構和界面的協同調控機理,發明了系列新型高效制備技術,已在航天、航空的十余個高新裝備型號中應用。
在抗氧化/燒蝕涂層研究方面,揭示了涂層在燃氣沖刷、水氧腐蝕等典型服役環境下的防氧化/燒蝕機理與損傷機制,解決了涂層與基體界面相容性、熱膨脹匹配性等關鍵難題,創立了多種高性能涂層體系,防護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碳纖維增強紙基與金屬基復合材料研究方面,發明了碳纖維增強紙基摩擦材料綠色制造及金屬基復合材料液固高壓成形技術,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碳纖維增強紙基摩擦材料專用裝備,研制的材料成功應用于航空、交通運輸、工程機械等領域20余種型號或產品。
獲授權發明專利155件,出版專著和教材3部。
參考資料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