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盟,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之红樱桃,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雨,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化學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學!化學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熱線:400-8383-509

中科院化學所王從洋課題組解鎖酮醛反應新技能!只因這個[3+2]脫氧環(huán)化有點“錳”

來源: CCSChemistry      2020-09-12
導讀:不同于經典得aldol反應,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王從洋課題組使用錳催化體系實現(xiàn)了基于惰性芳基C-H鍵活化的酮醛[3+2]脫氧環(huán)化反應,開啟了酮醛反應的新模式。

酮和醛作為常見的羰基化合物在有機合成轉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二者之間的反應通常發(fā)生在酮羰基或者羰基α位(圖1a),例如經典的pinacol偶聯(lián)或者aldol縮合反應。近些年發(fā)展起來的過渡金屬催化C-H鍵活化策略為很多傳統(tǒng)有機化合物開辟了新的反應位點,然而酮的芳基C-H鍵位點與醛的反應仍存在下述挑戰(zhàn):(1)與含氮官能團相比,酮羰基輔助過渡金屬實現(xiàn)芳基C-H 鍵活化的能力較弱;(2)C-H鍵活化后生成的碳-過渡金屬鍵(C-TM)的親核性較弱,對醛親核加成困難;(3)酮α位活潑C-H鍵容易和醛發(fā)生aldol縮合等副反應。

中科院化學所王從洋課題組一直致力于發(fā)展新型錳催化體系以直面合成化學中的挑戰(zhàn)(Acc. Chem. Res. 2018, 51,816-827)。在前期工作中,他們利用錳催化改變了酮和亞胺的傳統(tǒng)Mannich反應路徑,實現(xiàn)了酮芳基C-H鍵對亞胺的選擇性加成/環(huán)化反應(Nat. Commun. 2017, 8, 1169)。最近,該課題組進一步利用錳催化促進酮芳基C-H鍵活化和C=O鍵斷裂,實現(xiàn)了酮與醛的[3+2]脫氧環(huán)化反應,合成了一系列苯并異呋喃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圖1b)。

image.png

圖1酮與醛反應的常規(guī)模式和錳催化新模式

作者首先對反應條件進行了考察,確定了以MnBr(CO)5(10 mol%)為催化劑, BPh3(1.0 當量)為添加劑,DME為溶劑的最佳反應條件。在該反應條件下,作者考察了底物的適用范圍(圖2)。雙芳基酮(3a-j)以及吸電子基團取代的芳基叔丁基酮(3k-3m)與具有不同電子和位阻效應的芳醛(3a-i)反應均能以良好的產率生成相應的苯并異呋喃產物。中性或者給電子基團取代的芳基叔丁基酮(4a-g)、芳基二級/一級烷基酮(4h-j)和醛反應生成的烷基取代苯并異呋喃產物在空氣中不穩(wěn)定,作者通過引入后續(xù)的氧化過程,合成了一系列穩(wěn)定的鄰苯二酮化合物。需要指出的是,酮導向的鄰位C-H鍵酰化反應仍未見報道。脂肪醛也可以很好的參與該反應生成相應的苯并異呋喃產物(圖3,3n-p),后續(xù)的D-A環(huán)加成/脫水反應或者氧化反應可分別得到萘類化合物(5a)和鄰苯二酮類化合物(4k, 4l)。

image.png

圖2底物范圍

image.png

圖3脂肪醛的反應

作者對反應機理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可能的錳催化機制(圖4)。MnBr(CO)5和BPh3發(fā)生轉金屬過程生成PhMn(CO)5中間體,其和二苯甲酮1a進行配體交換/C-H鍵活化生成錳雜五元環(huán)Mn-I。經BPh2X (X= Ph, Br, OH)活化的苯甲醛2a插入Mn-I中的C-Mn鍵生成錳雜七元環(huán)Mn-II,接著發(fā)生分子內親核環(huán)化得到Mn-III,其中苯基從硼轉移到錳中心并與酮1a進行配體交換生成Mn-IV和環(huán)化中間體6。Mn-IV發(fā)生分子內C-H鍵活化再生Mn-I從而進入下一輪催化循環(huán)。環(huán)化中間體6芳構化得到最終產物3a。BPh3在該反應中發(fā)揮著多重作用,既作為轉金屬試劑促進酮的C-H鍵活化,又作為路易斯酸促進醛的插入過程。

image.png

圖4推測的反應機理

該研究利用錳催化開發(fā)了酮醛反應的新位點,實現(xiàn)了首例酮與醛的[3+2]脫氧環(huán)化反應,從簡單易得的原料合成了一系列苯并異呋喃和鄰苯二酮衍生物,這些骨架廣泛存在于天然產物和生物活性分子中,同時也是有機合成的重要轉換中間體。該工作以communication的形式發(fā)表在 CCS Chemistry,并在“Just Published”欄目上線,第一作者是博士生劉婷。

參考資料

[1]微信公眾號CCSChemistry(ID:CCSChemistry),解鎖酮醛反應新技能!只因這個[3+2]脫氧環(huán)化有點“錳”

[2]Manganese-Catalyzed Deoxygenative [3+2] Annulations of Ketones and Aldehydes via C–H Activation,Ting Liu, Yuanyuan Hu, Yunhui Yang, and Congyang Wang,https://doi.org/10.31635/ccschem.020.20200020


聲明:化學加刊發(fā)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